健康贵州:变异株CH.1.1来了?专家详解
1
奥密克戎变异株CH.1.1是什么?
2
CH.1.1的传播能力和逃逸能力如何?
李侗曾:CH.1.1变异株新增多个突变位点,增加了其免疫逃逸能力。新增的突变位点(L452R)会增加病毒入侵细胞的能力,所以它的传播能力和逃逸能力可能会进一步增强。
2022年11月至今,CH.1.1在美国新冠病毒流行株中占比呈上升趋势。2023年第4周,CH.1.1在美国流行株中的占比为第五位,所以它的综合传播能力并不是很突出。
3
当前是否会引发第二轮大规模感染?
李侗曾: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信息,目前,未见CH.1.1变异株的致病性增强,仍需进一步关注。一般新毒株出现后,感染病例需达到一定规模并持续一段时间,才能初步判断新毒株的致病力是否变化。
在2022年12月和2023年1月的这一轮疫情中,大家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一个免疫屏障,抗体水平比较高,有可能会保护3个月到6个月以上。在此期间,再发生一轮新冠疫情可能性很小,所以不用过于担心。
4
感染CH.1.1变异株会有哪些症状?
李侗曾:关于它的致病性和临床症状,根据目前报道,没发现和其它奥密克戎变异株有太大区别,仍然以上呼吸道的症状为主,主要还是发烧、咳嗽、咽痛、鼻塞流涕、味觉嗅觉减退、身体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有些人还会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5
老年人和脆弱人群要做哪些准备?
李侗曾:对于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脆弱人群,需要继续做好防护。当面对免疫逃逸能力比较强的毒株时,这些人感染风险会更高,所以更要通过接种疫苗、戴口罩、勤洗手和减少聚集等方法保护自己。
6
该毒株主要在哪些国家或地区监测发现?
李侗曾:据报道,截至2023年1月30日,该毒株已在67个国家或地区监测发现,主要在英国、丹麦、新加坡等国流行,在英国近一个月内上传的新冠病毒序列中占比约为25%。中国未监测到CH.1.1及其亚分支的本土感染病例。
7
我国应如何面对?
李侗曾:首先,在公共卫生体系提升方面,我们要对这些变异株做好监测。比如国内很多地方开始对入境人员进行监测,评估毒株情况,提前做出预警。
其次,我国要继续加强疫苗推广,尤其是脆弱人群、医护人员等高风险人群要积极接种疫苗。平时,我们还是要戴口罩、勤洗手、多开窗通风、注意社交距离等,继续保持好的卫生习惯。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