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嫂子,我们都是你的后援团!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这样一群和死神赛跑的人,他们是父母,是妻子,是丈夫,是儿女……但在疫情面前,他们是身着白衣战袍的“天使”。中国之声《天使日记》第十九篇,记录“白衣天使”们的工作日常,捕捉“战疫”最前线的点滴感动。

2020年2月15日,中雪
我叫陈超,是武汉市汉口医院骨外科医生,我爱人叫郭智勤,是武汉市汉口医院泌尿外科的护士长。今天是我们俩加入抗击疫情一线的第25天,也是我们跟孩子分开的第25天。陈梓越,我和妈妈很想你,等我们把病毒打跑,就去爷爷家接你,咱们去海洋公园看海豚,去中山公园划船,去吃热干面……
我和我爱人在接到工作安排后就奔向了一线。我在呼吸二病区,我爱人在门诊留观病房,虽然在一栋楼的楼上楼下,我们也不能见面,除了紧张繁忙的工作,剩余不多的时间就是抓紧休息,等待下一场战斗。
今天查房时,有一位乐观的老奶奶拉着我们要跟她合影,她74岁了,今天又跟我汇报早餐又多喝了一瓶牛奶,谁能想到她1周前被家人送来时,还是一位依靠呼吸机辅助呼吸的虚弱病人。
在这段时间的工作中,我们总结出了一些治疗经验,这位乐观的老奶奶就是我们成功从死亡线上拉回的病人之一。我想,今天的这个时候,我们和她都感到很幸福……
陈超和他妻子郭智勤



2020年2月15日,武汉下雪了
陈鹏志



2020年2月15日
王向青




病区里有一位77岁的老奶奶。奶奶来的时候比较重,连续几天上吐下泻,根本吃不了饭。病情随时有可能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每个人上班的第1件事,就赶紧问问这个病人今天吐了吗?吃了没?好点了没?庆幸的是治疗后,肺部的感染病灶较前明显吸收。查房的时候我告诉她肺炎好多了,你很快就能回家了。奶奶就一直拉着我的手在说感谢。
虽然隔两层手套,但真的感觉是暖暖的。她还问我,我不大会讲普通话,你们听不懂,实在是不好意思。我半开玩笑的跟他说,奶奶你不觉得我长得像湖北人吗?我可是半个湖北人,旁边的病人笑了,说你们长得都一样,都是白衣服白帽子还都戴眼镜。我心想着我长什么样子不要紧,要紧的是我能记住你的面容,更想记住你回家的样子。我们期待武汉的樱花烂漫,也欢迎你们来青藏高原欣赏这里的格桑花。



我是贵州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汪晓凤,今天是我到鄂州的第19天。
这段时间,我和我的队友们都竭尽所能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除了我们,还有不少人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城市的正常运转默默付出。
来到鄂州后,为了减少传染,我们都通过线上超市购买生活用品。有一位叫“阿霞”的大姐,经常为我们代买生活用品,却拒绝我们支付配送费。有专门接送医护人员的公交车司机,每天从早到晚,要在酒店和医院之间往返无数趟,有时甚至是凌晨一两点,厚厚的口罩一戴就是一整天。还有我们工作的医院旁边雷山医院工地上不分白天黑夜的施工工人,这个城市还有许许多多这样带着温暖,发着微光,照亮抗击疫情一线的普通人。
汪晓凤提供的她与阿霞的对话截图



2月15日,武汉,天气小雪
女儿给阮正上的信
谢谢我的女儿,我们一定会平安回去。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希望这次的疫情能够尽快控制,所有人的生活都能重回正轨。



总台央广记者:谭朕、金昀瑾、刘泽耕、张兆福、雷恺
贵州台记者:佘义婷
更多新闻:
今天是我在抗疫一线工作的第29天
抗击疫情,不计报酬,无论生死,逆风而行
春暖花开,等我平安回来,娶你!
黑夜翻面之后,会是新的白昼
ICU一个班下来我的衣服都完全湿透,一口气能喝一两瓶水| 天使日记
如果我们都不上,这场仗就打不赢了 | 天使日记
想想那些就诊的患者,我得放下亲情擦干眼泪继续战斗 | 天使日记
从病毒手里抢人,成了我们每天的责无旁贷 | 天使日记
“乔治,你知道妈妈去哪里了?” “妈妈在武汉医院” | 天使日记
如果你想我了,就吃了这颗糖 | 天使日记
那一刻,我决定做住院老奶奶和她老伴儿的“通讯兵” | 天使日记
身穿白色防护服的我们就像守卫健康的大白,一定会守护你们平安上岸!| 天使日记
凌晨三点我帮阿姨扶着呼吸机,她用武汉话说:“谢谢你丫头,好人有好报!”| 天使日记
从重症转回普通病房的病人一直握着我的手不愿松开,还比划着胜利的手势 | 天使日记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