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专题 媒体报道

天眼:赓续红色基因,汲取精神力量,做合格医务工作者

发布时间:2022-03-07 11:00 本文来源: 宣传部

冷赛楠2022-03-04 21:55

111.jpg

在第59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3月4日下午,省将军山医院临时党委联合省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党委、省红十字会、贵阳市红十字会,前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图云关旧址,组织开展“赓续红色基因,筑牢健康底线”主题党日活动。

微信图片_20220304214658_副本.png

中国红十字会贵州救护总队贵阳图云关抗战纪念馆,位于贵阳图云关森林公园内,于2022年1月12日揭牌开馆。在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后方陆军医院均设在此处,是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的中枢所在。

贵州省将军山医院临时党委书记张湘燕,省中医药局二级巡视员、省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党委委员汪浩,贵州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尹秋莲,以及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党委部分党员,贵州省将军山医院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贵州省红十字会、贵阳市红十字会相关人员参加此次活动。贵州省将军山医院临时党委委员、副院长周厚荣主持。

在解说员带领下,全体人员先后参观了馆内“烽火仁心 人道光辉”“救死扶伤 博爱恤兵”“功勋卓著 奉献永续”三大主题板块,对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的故事和精神进行深入学习。

微信图片_20220304214710_副本.png

随后,在省中医药局二级巡视员、省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党委委员汪浩带领下,全体党员在纪念碑前高举右拳,面向鲜红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感悟图云关血与火的光荣历史,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弘扬团结一心、救亡图存的抗战精神。

张湘燕怀着无比怀念的心情说:“在‘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我们来到图云关,一起学习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贵阳图云关抗战历史,瞻仰了纪念碑,向革命烈士敬献了花篮,再次接受了深刻的党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医务工作者一定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值守好省将军山医院这个全省疫情防控阵地,大力传承和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职业精神,当好红色传人,继续为了贵州医疗卫生事业奋力拼搏、攻坚克难,以崭新的面貌和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

微信图片_20220304214719_副本.png

汪浩介绍,“党日活动是抓党建的重要举措,在红色教育基地里,大家汲取精神的能量。在建设健康贵州的过程中,我们充满决心,坚定信仰,使我们在未来面对任何的艰难险阻时,都能勇往直前。”

“销烟已去,英雄不朽。”周厚荣表示,“图云关的战士和救护人员给我们留下了榜样的感召、信念的指引、精神的滋养。我们省将军山医院全体人员,一定要传承和学习好这一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

“作为党员,看到前辈们在战场上,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幸福,前仆后继。”省将军山医院临时党委委员、副院长叶贤伟表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医者,他们所坚持的医者心中的“人道”,也是当下所有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叶贤伟说,在那时各方面都比较匮乏的环境下,前辈们依旧培养出了很多医务工作者,他们自制医疗设备,手把手地教育志愿的学徒,让他们掌握技术,能在战场上救死扶伤。“让我们所有的伤者,病患得到最好的关心爱护。”叶贤伟认为,如今,自己作为老师,应该传承这样的理念,传承这种大无畏的精神。

微信图片_20220304214730_副本.png

从业17年的张莎莎,现在是省将军山医院放射科的一名医生。她告诉记者,参观结束后,感触颇深。“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我们将‘人道、博爱、奉献’之光传递下去,照亮医疗卫生事业这条光明的路,照亮我们共同的未来。”

“从1939年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迁到图云关后,直到1945年才离开,期间它作为一个救援中枢,一直为前方输送了很多医护人员和救援物资。开展卫生防疫和医学教育的同时,还参与创建了公共卫生体系,培养和储备了大量的人才,非常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医学在发展。”张莎莎说。

此外,为了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成为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播者和实践者,省将军山医院于当日上午组织全院职工在院区进行环境大扫除志愿活动,优化就医环境。希望通过活动把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结合起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冷赛楠

编辑 陈茜茜

编审 赵宏斌 张传保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天眼:赓续红色基因,汲取精神力量,做合格医务工作者
 就医须知 医院位置
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