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专题 媒体报道

健康贵州:你们大老远来援助上海,我们很感激——耄耋老人给贵州省援沪医疗队送来感谢信

发布时间:2022-05-27 10:23 本文来源: 宣传部

图片


“妹妹,谢谢你们的悉心照顾! ”5月9日,上海浦东新区公立医院2号楼6楼A区,贵州省援沪医疗队队员收到经治愈即将出院的年近九旬夫妻手写辞别感谢信。

图片


“贵州(阳)人民派来的白衣天使……在岗位上,从早晨到午夜,从午夜到早晨,不分时间、不分你我,哪里需要哪里就是工作岗位,疲劳忘我,不辞辛苦……”在信中,老人祁先生见证了贵州援沪医疗队医护人员工作尽心尽责、不辞辛苦、不分昼夜。“我们看见了,既痛心,又自豪。好样的,有担当,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英雄,就是你们,需要你们。”

“感谢信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作为护理人员之一,贵州援沪医疗队队员施厚艳说,所有队员从贵州到上海支援抗疫,得到患者的认可,“很欣慰,辛苦一点也是值得的”。

祁先生今年已经88岁了,他与84岁的陈女士是一对夫妻。5月6日,他们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16天而收治入院,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被安排在定点医院16、17床进行治疗。

据介绍,普通型的患者治疗较少,护理措施较多,每隔三小时要测量血氧饱和度和体温,还要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特效药也必须严格12小时口服一次。

“贵州姑娘们性格好、技术也好!”入院后第一个清晨,贵州援沪医疗队队员彭钰竹为祁先生采血时,他竖起了大拇指点赞:“扎针一点也不疼,一针见血,技术很是不错。你们大老远来援助上海,我们很感激。”

“老人家十分儒雅,每次我们为他和老伴进行护理操作时,他们都会和蔼道谢。”贵州援沪医疗队员王任彬对两个老人如是评价。

5月6日入院,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到9日经过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得知自己10号即将出院,祁先生在医院找来一张A4纸开始写感谢信,他记录每一名护士的名字。护士每3个小时要给患者测量一次体温和血氧,“我测第一轮血氧的时候,他坐在床上已经开始写信,要测第二轮了他还没写完”。贵州援沪医疗队队员赵洪清晰记得。

图片


图片


纸短情长,这一页纸是老人沉甸甸的信任与感谢! 贵州援沪医疗队用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患者的赞许! 祁先生和陈女士两位老人出院时,向援沪医疗队护士们发出邀请: “妹妹,等疫情过后,到上海,来家里做客。

图片


图片

供  稿 | 胡家林


编  辑 | 杜明       排  版 | 石磊

签  发 | 龙艳       审  核 | 曾韬

主  办 | 贵州卫生健康融媒体中心

图片

贵州省疫情防控政策

贵州省印发关于进一步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疫情防控温馨提示

关注!省疾控专家解读当前我省疫情防控热点

疫情防控温馨提示

“场所码”,你想了解的这里都有

贵州省对重点地区来(返)黔人员健康管理措施

省外来返黔人员流动有哪些管理要求?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健康贵州:你们大老远来援助上海,我们很感激——耄耋老人给贵州省援沪医疗队送来感谢信
 就医须知 医院位置
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