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脑电图诊断分级
一、正常脑电图 1、脑波分布有正常部位差别,左右基本对称,双侧半球相应部位的波幅不超过30%。 2、清醒期全头部α波频率差不超过2Hz;后头部α节律在9~11Hz,主要分布在双侧枕区;双侧枕区α节律的波幅最高,调幅最好,生理反应最明显;同一时段内左右两侧α波频率差不超过0.5Hz,有正常调幅;α指数平均为75%。 3、β活动在20%以下,波幅不超过20μV,以额、颞区为主。 4、θ活动不超过5%,波幅不超过30μV。 5、全部记录中偶见δ活动,波幅不超过50μV。 6、过度换气、闪光刺激等诱发试验无异常反应。 7、生理性睡眠波顺序出现,睡眠周期正常。 8、无异常阵发性电活动。 二、界限性脑电图 界限性脑电图又称为边缘状态脑电图,指脑电图改变介于正常和轻度异常之间。界限性脑电图可以是正常脑电图的变异,和遗传因素有关;也可见于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非神经系统疾病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恢复期。临床无明确的诊断意义 1、α节律的频谱增宽,变化范围大于2Hz;波幅超过100μV,或轻度节律不规则。 2、双侧半球相应部位波幅差超过30%。 3、中等波幅β活动分布广泛或数量超过40%。 4、额区低波幅θ活动轻度增多,数量超过10%~15%。 5、低波幅δ活动轻度增多。 6、出现某种临床意义不确定的波形。 7、睡眠周期紊乱,例如出现以REM开始的睡眠。 三、轻度异常脑电图 轻度异常脑电图的临床意义与边缘状态相似,可见于5%~10%的正常人,亦可见于轻微脑功能障碍、脑深部病变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早期或恢复期,或见于全身其他疾病如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一般不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有下述一项表现即为轻度异常脑电图。 1、α节律不规则,不稳定,调节、调幅不佳,频率减慢至8Hz,波幅超过100μV,生理反应不明显。 2、两侧半球相应部位波幅差超过50%。 3、β活动明显增多,波幅高于50μV。 4、θ活动明显增多,主要出现在额区。 5、δ活动轻度增多。 6、过度换气出现中等波幅θ频段慢波活动早期出现或延迟消失。 四、中度异常脑电图 中度异常提示有明显的脑功能障碍,见于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 1、基本节律明显减慢,枕区为7~8Hz的慢α节律,或α节律完全消失,被4~7Hz的θ节律取代。 2、左右明显不对称。 3、出现较多散在3Hz左右中等波幅的δ波或δ活动。 4、正常生理性睡眠波在一侧或双侧消失,或正常睡眠周期消失。 5、较多广泛散在或少量节律性癫痫样放电。 五、重度异常脑电图 重度异常时正常节律完全消失,表明有严重的脑功能障碍,临床常见于各种病因的严重脑损伤,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1、背景以δ波为主,可有少量θ活动,或少量α或β频段的低波幅快波复合在慢波之上。 2、背景以θ节律为主,有少量散在δ、α、β波。 3、α泛化。 4、波幅和频率无规则,完全失去节律性。 5、有阵发节律性的癫痫样放电。 6、周期现象。 7、持续低电压或电静息状态。 其中周期现象及电静息因预后不良,也可被称为极度异常。 摘自《临床脑电图学》 刘晓燕主编 214-215页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