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您的位置: 神经电生理科 基础知识详细

TCD在颅内动脉狭窄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08-10-11 00:00 本文来源: {$JY_文章来源}
                           TCD在颅内动脉狭窄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 不同病变部位导致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机制不完全相同,使不同病因引起的卒中往往需要不同的个体化治疗和预防,因此了解亚洲患者颅内动脉硬化性狭窄的发病情况对中国的卒中患者非常重要。 1、        国外研究 亚裔卒中患者(日裔和华裔)颅内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高于美国和欧洲的白种患者。来自韩国的报道显示在42例韩国大脑中动脉区域梗死的患者中,有30例(71%)经MRA证实存在大脑中动脉狭窄。 2、        国内研究 有脑缺血症状患者的调查:北京协和医院和香港中文大学用TCD、颈动脉彩超和DSA结果分析发现在有症状患者中以颅内血管病变最常见。 无症状患者的调查:北京协和医院用TCD调查了来自北京四个不同地域40岁以上健康职工及离退休人员1574人,47(2.9%)人发现有血管病变,以颅内的大脑中动脉最常见,约占所有狭窄的70%.香港中文大学的调查结果与之相似。      综上所述,无论是无症状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还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检查都证实,中国患者的血管病变以颅内血管狭窄为主,特别是大脑中动脉狭窄。导致颅内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OR=2.53)、糖尿病(OR=3.00)、卒中家族史(OR=5.20)和心脏病史(OR=4.00),几种危险因素的并存可以使血管狭窄危险性明显增高。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TCD在颅内动脉狭窄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
 就医须知 医院位置
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