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眩晕的TCD检测
发布时间:2008-10-11 00:00
本文来源: {$JY_文章来源}
分享到:
功能性眩晕的TCD检测
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全身自主神经失调的临床症状,而又难以查出有器质性疾病,仅出现脑血管的舒缩功能障碍,而出现的头晕、眩晕症状,称为功能性头晕、眩晕。
一、 病因
自主神经失调常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 患者的神经类型 一般为交感神经兴奋型患者,如性急、易激动、易紧张的患者常能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功能性头晕、眩晕。
2、 患者处于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期 人体在生命过程中有时往往处于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期,如青春发育期、更年期、老年期,特别是前两个时期,当劳累、紧张或受到外界刺激时,易使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产生临床症状及出现头晕、眩晕。
3、 精神因素 当患者受到各种精神因素刺激后,可刺激自主神经引起功能紊乱,产生头晕、眩晕。
二、发病机制
1、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脑血管的舒缩功能障碍,在脑血管中主要由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高,产生脑血管痉挛,长期脑血管痉挛,时大脑缺血、缺氧,引发大脑皮质功能紊乱,产生头晕、眩晕。
2、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往往使内听动脉及其分支产生痉挛,影响内耳的微循环,导致前庭缺血,前庭功能紊乱,产生眩晕。
4、 广布于脑干内网状结构的自主神经中枢,不仅与前庭神经核区相距甚近,而且可通过前庭网状束相联系,两者关系甚为密切,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时,可通过此途径直接影响前庭神经功能,而导致眩晕。
三、临床表现
1、 头晕、眩晕 头晕常呈持续性,阵发性,在平时头晕基础上可产生突发性眩晕。且可反复发作,发作间隙可长达1年甚至数年,短者数周。一般休息后可自行缓解。眩晕特点常以体位改变,即起床或卧床动作较快时易诱发。
2、 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眩晕发作时可出现恶心、呕吐,平时经常有胸闷、心悸、乏力失眠、血压波动、心情烦躁等症状。多数患者可同时有头痛症状。
3、 少数患者可出现耳鸣,但程度较轻,听力障碍并不常见。
4、 有明显神经官能症状,如多思、多虑、紧张不安等症。
5、 发作前有时有明显的诱因,如过度疲劳、紧张、激动及各种外界环境及精神因素的刺激。
四、TCD表现
主要表现为1支或多支血管出现收缩期血流速度增高,表现为脑血管痉挛的TCD频谱。其特点:
1、 以颈内动脉系统血管,如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的痉挛为主,椎基底动脉血管以大脑后动脉的痉挛为主,而椎动脉、基底动脉及小脑后下动脉的痉挛则相对较为少见。
2、 血管痉挛以多支血管为多见,常呈双侧对称性的表现。
3、 收缩期血流速度增高一般为轻、中度增高。少数患者有时可达高度痉挛程度。
4、 TCD频谱形态正常,脉动指标PI、RI、S/D应在正常范围。
5、 颈内动脉系统血管TCD检测极少伴有某支血管收缩期血流速度降低,有时可表现为两侧同名血管血流速度不对称,而椎基底动脉系统不可能出现收缩期血流速度的降低。
五、TCD诊断
凡眩晕患者在TCD检测中显示单纯性脑血管痉挛的频谱图像,无脉动指标异常,无椎动脉系统血管的血流速度降低(供血不足),结合临床功能性眩晕的特点即可诊断为功能性眩晕。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