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您的位置: 神经电生理科 基础知识详细

TCD在锁骨下动脉狭窄手术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0-03-19 00:00 本文来源: 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电生理中心
经皮血管内成形术、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搭桥术及支架置入术是今年来治疗有症状锁骨下动脉狭窄和锁骨下动脉窃血的常用方法。评价治疗效果的指标是窃血消失和临床症状改善。由于TCD可以准确地监测椎动脉血流方向及血流速度,窃可动态观察缺血肢体引起椎动脉、基底动脉及大脑后动脉血流的改变,比如应用TCD观察因锁骨下动脉狭窄并锁骨下动脉窃血而接受治疗的患者。术前DSA检查结果:严重狭窄或闭塞。治疗前后TCD改变有以下几种:①术前存在反向或双向血流的36例患者中的35例治疗后血流方向正向,但其中12例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较对侧慢,收缩期峰有切迹,束臂试验后血流速度部分下降,但不出现反向血流,2例椎动脉狭窄患者术后血流速度明显增快。1例PTA失败患者椎动脉血流方向仍为双向;②对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下降,频谱恢复正常。说明TCD能对锁骨下动脉狭窄和锁骨下动脉窃血的手术和介入治疗做出准确及时评价。 上述研究中对2例大脑后动脉参与窃血患者进行PTA术中监测,随着扩张次数的增加,残余狭窄程度的减轻,大脑后动脉血流由反向至双向最后变为正向。因此对大脑后动脉参与窃血的患者,通过球囊扩张后大脑后动脉血流改善情况可以帮助判断扩张效果,减少造影剂用量。但术中其他窃血动脉的监测很难。 由于TCD具有无创、价廉、准确的特点,因此可作为长期随访工具。对症状没有复发的患者半年复查一次TCD,包括手术侧锁骨下动脉和可能出现窃血的血管,必要时行束臂试验。当患者有症状时,应尽快行TCD检查,以期及早发现在狭窄,决定是否进一步行血管造影检查和有必要再次手术。有的患者症状复发伴TCD血管狭窄和窃血复发,有的患者仅有症状复发而无TCD改变,也有的患者TCD显示狭窄和窃血复发但症状不复发。TCD随访有助于了解术后的长期疗效,有利于总结经验指导治疗。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TCD在锁骨下动脉狭窄手术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 就医须知 医院位置
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