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下动脉狭窄的临床表现 (二)
发布时间:2010-03-08 00:00
本文来源: 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电生理中心
分享到:
外周血压的测量是比较宏观的,从微观的角度,我们看到两侧锁骨下动脉内压力差缩期
最早出现也更明显。因此临床上要以收缩期血压差作为观察指标。但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的双侧血压差可以不明显,当代偿很好时,即使严重狭窄有时血压差也不超过22mmHg,因此临床上怀疑有锁骨下动脉狭窄时,除了测量双侧血压外,还要注意听诊锁骨上窝是否有血管杂音,TCD检查会提供更详细准确的资料。
有学者曾报道96例锁骨下动脉闭塞性患者在随诊的2年中,只有15%出现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也显示了良性的病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中最常见类型,所有的研究还发现该症状的出现与同侧椎动脉窃血程度无关,而与窃血类型及是否合并其他血管病变有关。
同侧椎动脉窃血程度越明显只能说明从椎动脉窃向锁骨下动脉的血流越多,并不代表基底动脉血流一定被窃,或被窃更多。如果对侧椎动脉代偿很好,不仅能代偿供应对侧锁骨下动脉,而且同时能供应基底动脉时,临床可以不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进一步研究发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基底动脉是否参与窃有关,见图。(BA参与窃血与VBA供血不足症状的关系)
图中显示基底动脉参与窃血组(75%)较基底动脉不参与窃血组(35%)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的几率高(P<0.05)。
由于DSA只能发现从对侧椎动脉到狭窄侧椎动脉的窃血,TCD却能够发现除这条通路之外的其他窃血途径如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窃血。椎动脉—椎动脉窃血通路是最常出现的一条窃血途径,TCD检查时可以发现代偿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增快,束臂动力学试验后血流速度增高。当该条血管有充足的血流代偿到对侧,临床不出现症状,双侧血压差也不明显。当椎动脉代偿不足时,则会出现基底动脉的血流窃向狭窄同侧的椎动脉再到锁骨下动脉而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事实上,基底动脉的窃血也常提示合并存在对侧椎动脉或对侧锁骨下动脉的闭塞性病变,这在TCD检查中要特别注意。当合并颈内动脉狭窄时,由于代偿前循环系统,因此更容易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