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栓子信号产生的原理和特性
发布时间:2011-10-24 00:00
本文来源: 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电生理中心
分享到:
MES监测时机器的设置及检测方法的不同会明显影响检测结果。
一、 MES产生的原理和描述方式
1990年Spencer最初描述了栓子信号具有以下特点:短时程(﹤100ms)、相对强度增高在3~60dB范围,单方向出现在频谱内。它们随机出现在心动周期的任何时间,并有尖锐的噼啪声或乐音样声音。如图1所示。
图1
图1,微栓子颗粒较血流中红细胞体积大,当它在血流中通过时能被超声探头检测到。该颗粒的超声信号较周围红细胞强。在蓝色多普勒血流北京信号上出现的一个红色高强度信号,该信号即MES。
对MES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本书仅介绍目前国内外TCD机普遍应用的快速傅里叶转换法。经快速傅里叶转换处理的MES有两种表达方式:出现在快速傅里叶转换后多普勒频谱中的高信号和出现在快速傅里叶转换前时间窗内的纺锤形信号。如图2所示。
图2
图2A(快速傅里叶转换后频谱,post—FFT spectrum),降低功率和增益后,探头检测到的红细胞显示蓝色低强度信号,在此蓝色血流背景上,MES呈现短时程高强度红色信号。图2B(快速傅里叶转换前时间窗信号,pre—FFT time domain signal),红细胞为低平基线,MES为一振幅调节正弦波(纺锤形信号)。纵坐标为振幅,横坐标为持续时间,因此,从快速傅里叶转换前时间窗能计算栓子在该取样容积中出现和消失时间。
当MES从一个信号点在相对稳定的速度中通过经典的“泪滴样”取样容积时,在快速傅里叶转换前时间窗内表达出来的是一个纺锤形的振幅调节正弦波。快速傅里叶转换前时间窗内纺锤形MES的频率保持不变(每一振动波之间的时间间隔相等)而振幅却不同(两头振幅最低中间振幅最高)。在信号的调节中,通常用资料信号(如MES)去改变一个携带的已知信号的某项特性(如振幅或频率)。换句话说,就是携带的已知信号被资料信号所调整,这样就可以分析资料信号的特性。常用的物理学有两种信号调节方式,一种是振幅调节另一种是频率调节方式,在多普勒信号中采取的是振幅调节方式。在振幅调节中,携带已知信号的振幅随着资料信号的振幅(调整信号)而改变,与此同时携带信号的频率(携带频率)则保持不变。振幅调节信号如图3所示。
图3
携带信号有固定的振幅和频率,资料信号是一个正弦波,当携带信号遇到资料信号时,它的振幅随资料信号而改变(随资料信号而成一个正弦波)但它的频率仍保持不变,这就是振幅调节的结果。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