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的经颅多普勒表现
发布时间:2012-12-30 00:00
本文来源: 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电生理中心
分享到:
一、脑动脉瘤的经颅多普1、脑动脉瘤的经颅多普勒主要特征是:收缩期血流速度降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相对增高,脉动指数(PI)降低的经颅多普勒频谱图像,勒表现
主要是由于血液流过动脉瘤的动脉膨胀处,血管口径增大,血管阻力降低,血流速度降低,出现低收缩期血流速度、低脉动指数的多普勒图像。
2、如由于脑动脉硬化引起的脑动脉瘤,则在经颅多普勒检测中往往与其他血管及该血管无动脉瘤处,均可检测到脑动脉硬化的经颅多普勒频谱图像,如收缩峰圆钝,S1与S2融合,S2小于S1或S1极陡直,舒张末期秀流速度降低等。
3、如脑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内出血,则在动脉瘤的远端,及出血处的远端,可检测到收缩期血流速度明显增高的脑血管痉挛的多普勒频谱图像。
二、脑动脉瘤的经颅多普勒诊断
1、收缩期低流速、低搏动指数(PI)是颅内动脉瘤的多普勒频谱特征。因此,在多普勒频谱图像上如出现收缩期血流速度降低,同时伴有搏动指数降低,则应考虑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但由于动脉瘤一般直径较小,所以经颅多普勒检测时必须沿着动脉逐段地检测,这样才能发现脑动脉瘤的存在。如果深度进阶过大,则动脉瘤的检测极易遗漏。
2、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检测到收缩期高流速的脑血管痉挛多普勒频谱时,必须对患侧血管以1mm深度增减进行逐段地检测,如在某一深度范围内有动脉瘤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可能为动脉瘤的破裂。
3、如同时检测到脑动脉硬化的经颅多普勒频谱图像,则表明该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硬化所致。
三、经颅多普勒检测对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意义
1、对脑动脉瘤的诊断 当对各脑内血管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测时,发现有低流速、低搏动指数的多普勒频谱图像时,应考虑到脑动脉瘤的存在,需进一步通过脑CT、MRI及脑血管造影加以证实。经颅多普勒检测可作为无创伤性的对脑动脉瘤筛选诊断。
2、对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后早期发现脑血管痉挛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后一般在第2-3天内经颅多普勒检测可见到有收缩期高流速的多普勒频谱图像,它不仅能及时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而且还可早期发现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往往经颅多普勒的检测要早于临床和脑血管造影所见,有利于及早采取治疗及预防措施。
3、有利于手术时间选择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后,是否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或何时选择手术治疗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人主张在出血早期即作脑血管造影与手术。部分病员在破裂出血后即可出现昏迷,伴有明显的神经系统体征,表明有可能在脑动脉瘤破裂后第2次或第3次在出血,故需早期手术,有利于预防在出血。但亦有人认为,如果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出现明显的脑血管痉挛,这是如进行脑血管造影或手术,更易造成脑血管痉挛和脑组织严重缺血。因此选择手术指征及时间极为重要。目前可应用经颅多普勒检测对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进行长期监护,如发现出血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逐渐增加,应考虑有再出血的可能,宜进行早期手术治疗。如出血后第2-3天出现明显的收缩期血流速度急剧增加,表明血管痉挛严重,此时不宜进行脑血管造影或手术,应进行脑血管痉挛的处理,待到血流速度逐渐下降,稳定在一定水平时(一般约需2-3周),在进行脑血管造影或手术,这样比较安全,并有较好的效果。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