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您的位置: 神经电生理科 基础知识详细

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的诊断(二)

发布时间:2012-12-29 00:00 本文来源: 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电生理中心

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的诊断(

三.感觉功能的检查:

    感觉的检查包括深部与浅表痛觉、触觉、温度觉、两点辨别觉及实体感觉等。痛觉用针刺检查;触觉用毛发或棉花作试验;温度觉用盛温水或冷水的试管作检查;两点辨别觉用圆规或盘状测定器测定;实体感觉用硬币作试验。

    痛觉的检查用尖钝的圆规或针压迫皮肤,但以皮肤不变白为界限检查是否有痛觉产生。

    与之类似的是皮肤压觉阈值的测定,用Semmes-Weinstein单丝纤维测定。尼龙粗细各不相同,单丝的号码是单丝弯曲所需的压力用10g的对数表示的结果。在安静的环境下,受试者闭目回答知与不知,10次检查答对7次为正确。该试验的评价标准(号码1.65-6.65):

正常感觉:1.65-2.83;

轻触觉减退:3.22-3.61;

保护性感觉减退:3.84-4.31;

保护性感觉丧失:4.56-6.65;

感觉完全丧失:大于6.65

    两点辨别觉得检查是利用Disk-CriminatorTM盘状两点辨别觉测定器进行检查,主要说明神经的支配密度,可行静止的两点辨别觉与运动两点辨别觉的检查。该辨别器为八边形,测定范围有两个,2-8mm和9-15mm。检查标准小于6mm为正常,相当于S4;7-11mm相当于S3+;12-15mm为差级。

    神经再生时,首先恢复痛觉、温度觉,最后是实体感觉。对感觉的恢复有不同的诊断标准。美国手外科学会利用两点辨别觉将感觉的恢复分为:

正常:小于6mm;

良:7-11mm;

不良:12-15mm;

保护性感觉:认为是一点;

麻木:不能认知;

    而1954年英国医学研究会对感觉功能的评价提出判定标准为:

S0:神经支配区感觉完全丧失;

S1:有深部痛觉存在;

S2:浅表痛觉与触觉一定程度上存在;

S2+:浅表痛觉与触觉存在,有感觉过敏;

S3:浅痛觉触觉存在;

S3+:除S3外,有两点辨别觉(7-11mm);

S4:感觉正常,两点辨别觉(小于6mm),实体感觉存在。

由于皮肤的感觉神经分布呈相互重叠的方式,加之周围神经卡压仅仅是部分损伤,所以患者常常并不知道自己手部出现了感觉的改变,甚至在卡压的早期还有针刺过敏现象。因此,在检查病人的感觉时,应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仔细的作双侧肢体的对照检查,作针刺痛觉检查时最好能在皮肤上做好标记,把感觉减退区标志出来,检查完毕,是哪根神经或哪根神经根的问题就能清楚看出来了。比如典型的TOS,即下干受压型,其感觉减退区主要在前臂内侧,可同时还有尺侧一个半手指的感觉减退,而肘管综合征的感觉改变区主要在尺侧一个半指及手掌尺侧和掌背尺侧。尺神经腕部卡压即Guyon管综合征是由于尺神经腕部支没有收到影响,手背的感觉是正常的。手背部的感觉由尺神经腕背支和桡神经浅支共同支配,有时前臂外侧皮神经亦参与,检查时更要细心。

来源: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 作者:陈德松 页码:14-15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的诊断(二)
 就医须知 医院位置
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