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经颅多普勒表现
发布时间:2012-11-11 00:00
本文来源: 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电生理中心
分享到:
1.脑动脉硬化的TCD改变。TCD频谱形态改变,收缩峰圆钝,S2大于S1或S2与S1融合,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降低,脉动指标PI、RI、S/D增高。TIA患者的TCD脑动脉硬化频谱特点是:
(1)TCD上仅为轻度脑动脉硬化的改变,仅有频谱形态改变,舒张末期血流速度轻度降低,脉动指标轻度增高,主要是PI及S/D的改变。
(2)较少出现脑动脉硬化的高阻波形频谱,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不会明显降低,极少出现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降低到接近于零的情况。
(3)TCD的脑动脉硬化频谱形态改变,一般在颈内动脉系统的多支血管中出现,较少出现在单支血管。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脑动脉硬化频谱出现率一般均低于颈内动脉系统血管。
2.脑血管狭窄的TCD表现。在脑动脉硬化的TCD频谱形态改变基础上,出现收缩期血流速度增高甚至出现湍流、涡流的TCD特征。TIA患者的脑血管狭窄TCD特点是:
(1)狭窄血管的收缩期血流速度增高一般为轻、中度增高,少数为高度血流速度增高,表明其狭窄程度一般轻、中度狭窄。
(2)以单支血管的收缩期血流速度增高为主,少数为2支或多支血管出现收缩期血流速度增高。血管狭窄常为单侧性。
(3)较少在TCD频谱图上出现湍流或涡流信号。
(4)一般狭窄血管与其受累的临床症状相符。未受累血管可出现脑动脉硬化频谱图像,但其收缩期血流速度可以是正常范围或轻度降低。
3、脑血管痉挛的TCD表现,无脑动脉硬化频谱形态改变,仅为收缩血流速度的增高。其特点是:
(1)无明显的脑动脉硬化频谱图像,脉动指标PI、RI、S/D均在正常范围。
(2)收缩期血流速度增高较为明显,常为单侧性,少数为双侧性。
(3)以颈内动脉系统的血管痉挛为常见,少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的痉挛,后者提示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4)受累血管有时与临床症状基本相符。
4.脑血管分支梗死的TCD表现。少数患者可出现受累血管收缩期血流速度的明显降低,与健侧相比,两次相差可达30%-50%以上,同名血管两侧收缩期血管速度明显不对称。而未受累血管则血管收缩期血流速度可正常或轻度降低,表明该受累血管的末端或分支梗死可能。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TCD表现是多样的,不同的TCD表现是与其病因、发病机制相一致,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从不同的TCD表现可以推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
摘自《经颅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技术与临床应用》 高山 黄家星 著,172-173页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