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您的位置: 神经电生理科 基础知识详细

颅内外大血管狭窄患者MES与临床症状关系(二)

发布时间:2013-02-26 00:00 本文来源: 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电生理中心
  (4)MES与出现症状或梗死的时间相关性:除了发现有症状大动脉狭窄患者MES的发生率高于无症状者之外,Siebler等还发现每小时超过2个MES能预测该患者在最近4个月内出现过症状。Kaposzta和Molly等证实有症状ICA狭窄患者每小时MES的数目与最后出现症状的时间成反比,也就是说距离症状出现的时间越近检测到MES的数目与最后出现症状的时间成反比,也就是说距离症状出现的时间越近检测到MES的数目和几率越高。Kaposzta等对119例急性前循环卒中患者首次有MES的患者进行连续MES监测,首次监测在72小时内,以后分别在第4、7和14天进行监测,每次监测双侧MCA1小时,发现MES的数目随时间的推移而递减(P=0.0025),但在第二周时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可以检测到MES。Wijman报道ICA狭窄视网膜缺血患者一周内MES的检出率为61.9%,一周后的检出率为20.8%。说明有症状大动脉狭窄患者一周内MES的检出率最高,此后呈递减趋势,并逐渐消失。急性脑栓塞发生后,斑块表面有血栓形成或溃疡,因此梗死后仍可以继续监测到MES,内皮损失后表面修复的时间一般为10天,这与一周内以检测到MES相一致。我们发现MCA狭窄患者MES的数目也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多数在一周内消失,个别MCA狭窄患者在症状发生后27天仍可以监测到MES。也有报道一例颈内动脉狭窄TIA患者在症状出现后第5个月尚有MES。上述现象提示某些患者梗死发生后该斑块仍处于动态变化中,内皮不能按正常速度修复。   上述结果提示无论颅内还是颅内大动脉狭窄均可以检测到MES,且与缺血症状的发生、时间、严重性有关,提示MES与缺血症状的关系非常密切。但所有这些结果都说明梗死后仍继续有微栓子脱落,却不能回答这些MES是否本次梗死的原因。 患者发生了脑梗死,经TCD、颈动脉彩超、MRA或DSA等检查发现有颅内外大血管狭窄,经MES监测发现有不同比例MES存在。 (5)颅内外大血管狭窄患者中MES对再卒中的预测价值:人们关心的问题是TCD检测到的这些MES是否与未来发成的卒中有关,如果对卒中有预测价值,它的临床意义更大,并且可以以永MES监测来评价抗血小板治疗效果,大大减少观察患者的数目。发现有症状或无症状大动脉狭窄,MES监测发现有MES,观察这些患者导致卒中或再卒中的机会是否更大。 近五年的研究中,已有不少领域包括ICA狭窄、CEA和MCA狭窄患者证实对缺血性卒中有预测价值。 MES在有症状和无症状ICA狭窄患者对再卒中都有价值,并且与每小时出现MES的数目有关。Siebler等前瞻性地对64例有症状ICA严重狭窄(70%~90%)患者进行同侧MCA MES监测并随访。在平均72周的随访期间有5例出现再卒中,每小时2个以上MES使缺血性卒中的危险性明显增高。Babikian等回顾了229例患者包括140条有症状和170条无症状ICA狭窄,发现在MES监测后10天内缺血性血管病的发生比例MES阳性患者明显高于MES阴性患者。Molly等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同样证实无论有症状或无症状ICA狭窄患者MES都是预测再卒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ICA内膜剥脱术后MES的存在,尤其是频繁发生的MES对术后脑梗死有预测价值,手术方式的改良可以减少MES的发生率和再梗死。Levi在一项65例ICA内膜剥脱术后24小时内同侧MCA MES监测的研究中,MES的阳性率为65%,MES的平均数目每小时19个(0~212)。10%(7例)患者出现频繁的MES(50个/小时),这样频繁的MES对术后局灶性脑缺血损害有预测价值。 MCA狭窄部位MES的存在对再梗死有预测价值。香港中文大学85例有症状MCA狭窄患者平均13个月的随访发现12例(14%)的患者在该狭窄MCA区域有再缺血症状,其中7例(58%)发生在一个月内,3例在6个月内,1例在6~12个月内,只有一例发生在一年后。这12例复发患者中有50%MES阳性,生存曲线处理结果发现MES与再卒中明显相关。 到目前为止没有关于MCA狭窄MES监测预测卒中的其他报道。   《经颅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技术与临床应用》  高山  黄家星 著   P341~343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颅内外大血管狭窄患者MES与临床症状关系(二)
 就医须知 医院位置
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