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您的位置: 神经电生理科 基础知识详细

脑循环停止过程中的TCD改变(二)

发布时间:2014-05-04 00:00 本文来源: 引自

1、外周血压对脑灌注压改变的影响

13-3-.2-1为一四脑室肿瘤突然出现心跳骤停,经7分钟心肺复苏后30分钟时的MCA TCD改变,TCD表现为舒张期无血流的收缩期高尖波(收缩期血流速度=70cm/s,搏动指数PI=3.0),此时外周血压60/30mmHg,脑灌注压的减压由颅内压增高和外周血压降低共同所致;图13-3-2-3是该患者复苏后1小时测得该患者大脑中动脉TCD频谱,表现为低血流高搏动指数频谱(收缩期血流速度=95cm/s,搏动指数PI=1.51),此时外周血压120/60 mmHg,说明在颅内压不变的情况下,外周血压的增高改善了脑灌注,并从TCD频谱中反应出来;图13-3-2-3是行侧脑室减压术后的TCD改变,表现为基本正常的TCD血流频谱(收缩期血流速度=120cm/s,搏动指数PI=0.95),此时外周血压同图13-3-2-2,说明血压不变的情况下,颅内压的减低改善了脑灌注,并且从TCD频谱中反应出来。

13-3-2-2

2TCD频谱改变与临床病情严重性及降颅内压治疗措施的关系

高山连续监测了7例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病人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频谱与临床病情严重性及应用降颅内压措施的关系。病人分别为头颅枪伤、脑肿瘤心脏骤停、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炎、双侧小脑梗死、脑出血和脑囊虫。方法:用2MHz探头床旁监测双侧大脑中动脉,全部病人自昏迷之日开始,最少每天一次,每次一小时,病情平稳后2~3天一次。应用甘露醇、尼莫同、脑室引流和去骨瓣减压等措施前后均进行TCD检测。病人TCD检查最少4次,最多15次。结果:3例存活,4脑死亡。所有病人第一次TCD检查均监测到双侧大脑中动脉正向血流,频谱基本正常。当病情恶化,则血流速度进行性下降,搏动指数持续增高,频谱显示高阻力低血流形态。

高山和Hassler等的研究发现当未出现舒张期反向血流前,分别给予甘露醇降颅压、提高外周血压、脑室引流及去骨瓣减压后,TCD频谱均能得以恢复,临床症状也有所改善。但出现舒张期反向血流后,上述将颅压措施不能再使脑血流改善,病情急剧恶化,最终导致脑死亡。甘露醇不再有效可能与药物不能到达作用部位有关,而提高外周血压使正反向血流都增加,因此并不增加真正的脑灌注。Hassle等的研究也证实在因头颅外伤而非局限性占位性病变导致脑水肿患者中出现舒张期反向血流、仅有收缩早期短小尖波或无血流的任何一种TCD频谱改变者无一例存活。

3、占位性病变对不同颅内血管的影响

    当颅内压增高是由颅内占位病变引起时,前后循环或左右侧颅内动脉可以有不同的频谱改变。幕上占位性病变使前循环的局部颅内压高于后循环,此时TCD在双侧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处检测到比基底动脉更严重的频谱改变。Hassler发现一例左侧侧脑室旁自发脑出血病人,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已出现提示极度颅内压增高的舒张期反向血流时,基底动脉为颅内压增高相对不那么严重的收缩期高尖波。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一例枪伤子弹从右额穿入的病人其右侧大脑中动脉较左侧大脑中动脉呈相对严重的局部颅内压增高TCD改变,当右侧大脑中动脉出现收缩期正向而舒张期反向血流频谱时,左侧大脑中动脉舒张期仍为正向血流。

 

高山 黄家星《经颅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技术与临床应用》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脑循环停止过程中的TCD改变(二)
 就医须知 医院位置
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