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您的位置: 神经电生理科 基础知识详细

脑循环停止过程中的TCD改变(一)

发布时间:2014-04-01 00:00 本文来源: 引自

 

颅内压增高引起的TCD频谱改变的四个过程

随着颅内压的不断增高,脑血流从降低到停止是一个逐渐进展的病理生理过程。1988年,Hassler等对71例因各种不同原因所致颅内压增高最后脑死亡患者中的29例进行了TCD脑血流监测、硬膜下颅内压测定和外周血压的比较研究。TCD检查用2MHz探头经颞窗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每日至少4次。颅内压用单侧Gaeltec探头插入到额叶皮层外的硬膜下记录。外周动脉压采用桡动脉内插入导管连续测压,包括平均动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发现,TCD频谱与脑灌注压(脑灌注压≈外周平均动脉压-颅内压)关系非常密切。主要有以下四个过程(图13-3-1):

 

13-3-1 颅内压与外周动脉压和脑血流频谱关系

随着颅内压的不断升高,TCD血流频谱发生一系列改变,血流速度越来越低,搏动指数越来越高,舒张期血流速度下降至零,舒张期反向,最后血流信号消失。(SAPsystemic arterial pressure 外周动脉压;systole 收缩期;diastole舒张期;normal situation 正常状态;ICPintracranial pressure,颅内压)。

1、低血流高搏动指数频谱

正常TCD频谱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大约为收缩期峰血流速度的50%,当颅内压增高时(此时血流阻力增加),舒张期血流速度下降,收缩峰变尖,导致低流速高搏动指数频谱。当颅内压接近舒张血压时,TCD频谱中舒张末期的血流开始消失。当颅内压力等于舒张期血压时,舒张期血流完全消失等于零,仅有收缩期的高尖波出现。

2、双向血流的“振荡波”

当颅内压力继续增高超过舒张期血压,舒张期血流复现,但方向相反为“振荡波”。振荡波的出现提示颅内压已经增高到使脑血管代偿机制接近耗竭,血管外的压力大到足以将舒张期时的管腔压塌,导致血管树在收缩期时储存的少量血流在舒张期反流。

3、收缩早期针尖样血流“钉子波”。

当颅内压继续增高达到和超过收缩压时,已经很难有血流进入到脑循环中,是脑循环停止的高度特征性的血流波型。这种收缩早期针尖样血流通常只占据整个心动周期的15%~25%,舒张期完全没有血流或有更低于收缩期的小血流。

4、无血流信号(以前曾记录到过的脑血流信号消失)

颅内压继续增高,针尖样血流越来越小,最终在颅底大血管检测不到血流。无血流是颅内压增高的终末期,提示颅内压增大到使整个管腔完全塌陷,整个心动周期中无血流。

 

 

    引自 高山 黄家星《经颅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技术与临床应用》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脑循环停止过程中的TCD改变(一)
 就医须知 医院位置
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