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您的位置: 神经电生理科 基础知识详细

脑动脉的解剖结构(7)

发布时间:2016-04-01 00:00 本文来源: 引自顾慎为主编《经颅多普勒检测与临床》

 

某些脑部组织的血液供应

一、大脑皮质

大脑半球的表面所覆盖的一层灰质即为大脑皮质。每个大脑皮质又可分为5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每叶又可分为3个面,即外侧面、内侧面及底面。大脑皮质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大脑中动脉,大脑皮质的功能区大部分均由该动脉供血,也有部分血液来自大脑前动脉及大脑后动脉。各叶的血液供应如下:

额叶:外侧面有大脑中动脉供血,内侧面由大脑前动脉供血,底面由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供血。

顶叶:外侧面由大脑中动脉供血,内侧面由大脑前动脉供血。

枕叶:外侧面由大脑中动脉供血,内侧面及底面由大脑后动脉供血。

颞叶:外侧面由大脑中动脉供血,内侧面及底面由大脑后动脉供血。

二、基底节和内囊

基底节为大脑半球深面的一群灰质团块,由尾状核和豆状核所组成,豆状核又分为壳核和苍白球。内囊把纹状体分割为两个核团,内侧为尾状核,外侧为豆状核。因此内囊位于豆状核、尾状核和丘脑之间,为一白质纤维结构。分为前股(在豆状核与尾状核之间)、后股(豆状核与丘脑之间)及膝部(前股和后股相遇处),基底节与内囊的血压供应均来自颈内动脉系统,与椎基底动脉系统基本无关。基底节与内囊的前部由大脑前动脉供血,中部由大脑中动脉供血,后部则由脉络膜前动脉供血。

基底节和内囊为脑出血最常见的出血部位,目前认为基底节和内囊出血,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壳核出血,壳核为豆状核的外侧部。这部分的血液供应主要来源于大脑中动脉的中央支。供应基底节和内囊的动脉也是血管被栓子阻塞的好发部位。各个血管包括大脑前动脉的长中央动脉(返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的中央支均可受到阻塞,而产生不同的脑梗死的临床症状。

三、脑干

脑干是由中脑、脑桥和延髓所组成,脑干的动脉主要由椎基底动脉供应。

中脑的动脉主要来自大脑后动脉、脉络膜后内动脉、四叠体动脉、小脑上动脉、基底动脉、丘脑穿动脉和脉络丛前动脉。

脑桥的动脉主要来自基底动脉的脑桥动脉、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等。

延髓的动脉主要来自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和小脑下后动脉。

四、小脑

小脑位于后颅窝,其上面平面盖以小脑幕。小脑的中间叫蚓部,两侧膨大称小脑半球。小脑借3对小脑脚和延髓、脑桥相连。小脑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基底动脉和椎动脉。每个小脑一般有6支小脑动脉,即左右各一对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及小脑后下动脉。但小脑供应动脉的变异很大,一般6支小脑动脉最多,占(46.60±4.92%,最少的只有3支,最多的可达8-9支。小脑上动脉分布于小脑上面的水平、水平裂以前的部分,小脑前下动脉分布于小脑下面的前外侧部,小脑后下动脉分布于小脑下面的后内侧部。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脑动脉的解剖结构(7)
 就医须知 医院位置
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