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您的位置: 神经电生理科 基础知识详细

正常脑血流频谱

发布时间:2017-03-01 00:00 本文来源: 引自华扬《实用颈动脉与颅脑血管超声诊断学》

 

TCD对多普勒频移的变化经FFT(傅里叶转换)处理,以频谱的振幅高低和音频的强度显示。频谱的形态和振幅是对脑动脉血流动力学评价的重要理论基础。频谱形态的异常,一定程度上反映脑血管病变所产生的血流动力学的异常。

正常颅内动脉血流频谱与颅外段ICA频谱形态基本一致,与外周血管比较,具有舒张期流速相对高、PI相对低、近似直角三角形的频谱特征(图4一24)。以心脏收缩后产生的流速最高并形成频谱的收缩峰(systolic peak,SP),也称之为Sl峰。继心胀收缩之后,血流由左心室

进入主动脉,对血管产生一定压力,致动脉反应性收缩搏动改变,形成血管搏动波(wave of

vascular pulsatility),即S2峰。随着左心室压力的减低,血流速度逐渐下降,但在心脏舒张早期,动脉内压力较高,因而,频谱中可观察到舒张早期波峰,我们称之为D峰。血流速度从收缩开始到达到最高峰所需的时间称之为收缩峰时(systolic peak time,SPT)或称血流加速度

时间(acceleration time,AT)。正常SPT为(0.10±0.02)秒(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1996)(图4-25)。

血液为黏滞性液体,在血管内流动同样遵循流体力学的规律。由于黏滞性的原因,决定血管内流动血流为层流或平流状态——抛物线型。血细胞位于血管腔中央者流速最快,周边部分较慢。正常脑血流频谱通过伪彩色编码技术,以粉、黄、绿三色的混合色显示,内部分布有一定特征。多普勒频谱是以能量的高低或信号的强弱显示,高频率、高强度血流信号集中于频谱周边,低能量、低强度血流信号位于频谱中下部,接近基线水平的区域,称之为频窗。一幅完整的频谱图包括的内容有:①图上l/3区域为检查时间、日期、病人姓名、检测医生及相关的病历资料信息。②中间部分为检测血管的深度、峰值流速、平均流速、PI指数。③左下侧为检测仪器所具备的基本功能状态:VESSIEL(检测血管名称)、POWER(探头检测功率)、PROBE (使用探头的类型)、GAIN(增益强度)、RANGE(频谱能量分布强度)、ANGLE(多普勒角度)、SAMPLE(取样容积大小)、EMBOLI(栓子的数量)、FLOW(血流方向)、CORSORl

(人工峰值流速测量)、CORSOR2(人工舒张末流速测量)。④右下方为血流频谱显示区域,见图4—24。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正常脑血流频谱
 就医须知 医院位置
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