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您的位置: 神经电生理科 基础知识详细

颅内动脉判断的综合性分析方法

发布时间:2017-05-26 00:00 本文来源: 引自华扬《实用颈动脉与颅脑血管超声诊断学》

 

颅内动脉判断的综合性分析方法

 

TCD是一种手工操怍、无二维图像显示的肓式检测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方法。由于该方法简便,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性,近20年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鉴于TCD检测方法的特殊性,对于如何准确评价检测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者的手法及对脑血管解剖、脑血流动力学的正确分析。根据上述检测方法,我们总结如下几方面的判断血管的综合性分析方法。

1.检测声窗的选择 不同的动脉检测,选择不同的窗口。经颞窗可检测同侧的MCAACA1PcA1PcA2 ICA1。当患者只有一侧颞窗穿透时,可通过一侧声窗检测到双侧MCAAcA1PCA1ICA1 血流信号,从而提高了声窗的检出率。经枕窗是检测VABAPICA的惟一路径。因此,在不同的部位检测不同的血管,这是判断血管的基本条件。

2.取样容积深度 取样容积是获得血流信号来源的区域范围,以毫米(mm)计算。TCD取样容积大小可分为5mm7mm13mm等类型。取样容积的大小与检测血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关。取样容积增大,敏感性升高,特异性减低;反之,取样容积减小,敏感性减低,特异性增加。通常,TCD取样容积大于所检测血管内径,因而,在血管的分支处,同一深度可检测到多支血流信号,参见图4-8AC。取样容积深度——检测深度,指探头表面与检测到血流信号部位之间的距离,即探头表面与取样容积中心所在部位的距离,也是以毫米计算。不同的血管检测深度不同(4—9)。若双半球同一动脉检测深度有明显差异,则应注意病变的可能。如外伤后、开颅手术后出现上述情况,往往说明一侧脑水肿或血肿的压迫,造成血管的受压移位。当出现上述情况时,不仅病变侧检测深度需要加深,同时有可能伴随颅内压升高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3.血流方向 由于血管的解剖走行不同,与探头之间相对应的血流方向也不同。血流朝向探头为正向,反之为负向。颅内动脉的血流方向有正向、反向和双向(4-9)。一旦血流方向发生改变,说明颅内血流的异常,侧支循环的开放或盗血的存在。

4—9颅内动脉检测判断项目

 

4.动脉之间的固有解剖关系 利用动脉存在的自然分支,对检测血管加以判断。如TICA是分出ACAMcA解剖标志。当沿MCA主干向纵深检测时,出现双向血流频谱,即可判定此处为TICA,其反向的血流信号即为ACA,见图4—8C

5.血流速度的相关性 在正常脑血液循环中已经讲述,由于脑血液循环分为颈内动脉系和椎一基底动脉系两部分,二者对脑供血量各有不同,前者占70%,后者占30%,因此,TCD检测到的血流速度也不同,但是,正常脑动脉血流速度是对称的。通常其排序为MCA>ACA>PCABA>VAPICATICAMCA。双侧血流速度相差不大于20%~30%。

 

 

6.CCA压迫试验 通过CCA压迫试验可以帮助对检测血管的进一步判断。当CCA压迫时,可造成颅内灌注压下降,血流速度、搏动指数及血流方向可发生改变。由于不同动脉对CCA压迫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不同,因而是判定血管的重要手段。但CCA压迫试验的实施,需要特别注意,手法应轻柔,点到为止,不宜反复多次。在压迫前应首先听诊颈动脉区域有无血管杂音,避免动脉硬化斑块脱落,造成颅内血管的栓塞。但也不必过度紧张,在我们十几年TCD检测工作中,经常行cCA压迫试验,未发生过意外情况。一般在常规检测中,无特殊血流异常时,无需做CCA压迫试验,只有在脑血流发生变化,判断血流来源或侧支循环功能时,有必要进行此项试验,帮助进行血流动力学的鉴定。各动脉对CCA的压迫试验产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在前文已做详细讲述。图4—30是压迫CCA时发生的MCAACAPCA的血流变化综合模式图。

7.特殊功能试验 颅内动脉所供血部位的脑组织功能不同。进行特殊功能试验,可以对不同脑血管加以鉴别。 PCA支配视觉中枢,通过光觉刺激可以观察到PCA血流改变,确定PCA检测的准确性,详细内容见前文PCA的正常检测。

 

 

4-30 颈总动脉压迫试验综合图

右侧CCA压测时:A.左侧ACA流速代偿升高;B.右侧ACA血流逆转;C.左侧MCA血流无变化;

D.右侧MCA血流减低;E.PCA血流升高

 

 

 

引自华扬《实用颈动脉与颅脑血管超声诊断学》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颅内动脉判断的综合性分析方法
 就医须知 医院位置
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