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D在锁骨下动脉狭窄手术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例一
发布时间:2010-02-08 00:00
本文来源: 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电生理中心
分享到:
通过比较血管内成型术之前和之后相应血管,包括锁骨下动脉狭窄部位血流改变、窃血程度、窃血通路频谱的改变,评价治疗的短期和长期疗效。
例如,男性,66岁,发作性眩晕2年,高血压病史10年。血管造影和血管内成型术前,左侧血压160/95mmHg,右侧血压140/90mmHg。该患者血管造影结果显示右侧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狭窄>95%,左侧锁骨下动脉狭窄40%,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右侧锁骨下动脉窃血。血管造影同时行右侧锁骨下动脉狭窄处球囊扩张术,术后右侧锁骨下动脉残存狭窄30%,无窃血。术后右侧血压130/85mmHg,左侧血压140/80mmHg。术前后TCD检查结果如图所示。
球囊扩张术前TCD改变:右侧锁骨下动脉血流速度增快(收缩峰达250cm/s),频谱紊乱低频增强,出现收缩期反向低频血流信号,提示起始部严重狭窄;左侧血流速度不快,但低频增强有收缩期反向血流,提示可能存在左侧锁骨下动脉狭窄;右侧椎动脉双向血流(收缩期反向舒张期正向)以反向为主(基线上方是反向血流,下方是正向血流);左侧椎动脉血流频谱介于颅内和颅外之间,搏动指数增高,提示存在椎动脉→椎动脉窃血通路;基底动脉呈双向血流频谱,以正向为主(基线上方是反向血流,下方是正向血流),提示基底动脉参与窃血;经左颞窗在大脑后动脉区域检测到一条高搏动指数频谱,提示颅内大脑后动脉参与窃血。
球囊扩张术后TCD改变:右侧锁骨下动脉收缩峰血流速度150cm/s,较术前明显降低;右侧椎动脉血流方向正常,但束臂试验后血流速度仍有少量下降,说明仍有轻度窃血;左侧椎动脉搏动指数较术前降低呈正常频谱,说明该血管不再参与窃血;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血流频谱正常,说明上述血管不再参与窃血。因此,该患者术后TCD改变提示球囊扩张术的近期疗效很好,颅内窃血现象消失。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