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

您的位置: 神经电生理科 临床应用详细

椎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临床表现及病例分析2

发布时间:2010-05-14 00:00 本文来源: 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电生理中心
  (一侧椎动脉颅外段闭塞合并另一侧椎动脉颅内段狭窄) 【病史简介】 男性,65岁,反复TIA发作一个月,表现为头晕,站立不稳。持续时间每次5·10分钟,缓解期一切正常。在急诊给与抗血小板药物及低分子肝素抗凝(一周)和补充血容量等治疗后病情仍不能控制,于发作一个月后出现脑梗死。   【TCD报告】 印象:①左侧椎动脉起始段和寰椎段血流速度减慢呈低血流高阻力频谱;②左侧椎动脉颅内段局限性血流速度增快伴低频谱增强和涡流。 诊断:左侧椎动脉颅内段局限性狭窄。 【CTA结果】 右侧椎动脉可见粥样硬化斑块,但管腔正常,提示右侧椎动脉硬化,但未造成管腔狭窄。左侧椎动脉颅内段局限性显示不清,提示高度血管狭窄。基底动脉狭窄不除外。如图1所示,图1-1是后前位,图1-2是前后位。 图1 图2 【椎动脉彩超结果】 右侧椎动脉闭塞,左侧椎动脉高阻力。 【头MRI】 左侧椎动脉横断面血流的流空信号消失,右侧椎动脉流空存在,基底动脉横断面增大,上述改变提示左侧椎动脉狭窄或闭塞,右侧椎动脉基本正常。右侧小脑急性梗死(边界不清楚),右脑桥陈旧梗死(边界清楚)。如图2所示。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性双侧椎动脉狭窄是老年患者频繁椎基底动脉系统脑缺血发作的本病例完整的椎动脉病变诊断依靠CTA、TCD和椎动脉彩超的联合分析,TCD和颅内CTA诊断出左侧椎动脉狭窄,而椎动脉彩超诊断出右侧椎动脉闭塞,但左侧椎动脉高阻力有提示颅内段狭窄的作用,联合分析3项检查后最终得出完整的血管病变诊断。 频繁发作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除了有颈椎病横突孔变窄的可能性之外,常常合并椎动脉或锁骨下动脉病变,而且通常不是一侧。导致反复TIA发作的原因有狭窄远端的低灌注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栓子脱落。因此,对这样的病人除了要仔细检查血管外,如果发现有严重的椎动脉病变,尤其是双侧病变患者,治疗应更积极,包括溶栓和介入治疗。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椎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临床表现及病例分析2
 就医须知 医院位置
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