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

您的位置: 神经电生理科 临床应用详细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例五

发布时间:2010-01-20 00:00 本文来源: 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电生理中心
  【病史简介】 女性,65岁,高血压病史8年,糖尿病史6年。发作性眩晕12天入院。 【频谱阅读和分析】 右锁骨下动脉(RSubA)起始段血流速度增快(Vs=160cm/s),基底增宽,舒张早期反向血流增快,提示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部严重狭窄;右侧椎动脉颅内段血流方向正常,血流速度增快(Vs=180cm/s),频窗充填,提示右侧椎动脉颅内段狭窄。右侧椎动脉收缩期有切迹,束臂试验(+),松开止血带后血流速度下降,提示右侧锁骨下动脉窃血—I度。基底动脉(BA)血流频谱正常。(图中右侧TCD所示自上至下血管分别为右侧椎动脉束臂试验、右侧椎动脉、右侧锁骨下动脉;顶部TCD所示血管为基底动脉BA)。 左侧锁骨下动脉LSubA起始部血流速度增快(Vs=180cm/s),符合血管狭窄改变。左侧椎动脉LVA颅内段近段(深度48mm)血流速度减慢,搏动指数增高,呈低血流高搏动指数频谱,提示远端血管可能有狭窄。左侧椎动脉LVA颅内中段(深度64mm)血流速度增快(Vs=250cm/s),有涡流,提示左侧椎动脉LVA颅内段局限性狭窄。(该血流内重叠另一条低血流频谱信号)。左侧椎动脉颅内段搏动指数高于右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提示可能有血流代偿至右侧椎动脉 。(图中左侧TCD所示自上至下血管分别为左侧椎动脉中段、左侧椎动脉起始段、左侧锁骨下动脉)。 【TCD报告】 印象:1、右侧锁骨下动脉血流速度增快,基底增宽,舒张早期反向血流消失: (1)右侧椎动脉收缩期有切迹。 (2)左侧椎动脉搏动指数大于右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 2、右侧椎动脉颅内段局限性血流速度增快。 诊断:1、右侧锁骨下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 (1)窃血程度:右侧锁骨下动脉窃血—I期 (2)窃血途径:可能存在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侧支代偿。 2、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部中度狭窄。 3、左侧椎动脉颅内段局限性狭窄。   【诊断要点】 虽然左侧锁骨下动脉血流速度比右侧锁骨下动脉更快,但以下两点支持狭窄程度右侧大于左侧:(1)右侧锁骨下动脉局部血流速度虽然并非很快,但频谱改变明显,基底增宽,高频(高流速)信号减少,低频信号增强,提示血流形态改变明显。由于锁骨下动脉位置较深,有时不一定能检测到最狭窄处的最快流速,因此,频谱形态改变很重要;(2)右侧有窃血而左侧无窃血,窃血侧通常狭窄更重。 双侧椎动脉颅内段均有狭窄,但除血流速度增快相同外,频谱形态却相距甚远。右侧椎动脉表现为相对低搏动指数(PI=0.67),而左侧椎动脉则表现为相对高搏动指数(PI=0.94),这种不同与双侧锁骨下动脉不同狭窄程度对其远端血管所造成的不同影响有关。 可能参与侧支代偿的血管合并狭窄时,给判断此血管是否参与代偿带来困难。根据右侧椎动脉束臂试验阳性结果可以肯定右侧椎动脉有血流窃向右侧锁骨下动脉远端,但是否一定有左侧椎动脉供血不一定。由于本例未行左侧椎动脉束臂试验,仅根据左侧椎动脉频谱形态判断不是非常可靠,因为血管狭窄情况下,局部血流频谱形态也会发生变化。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例五
 就医须知 医院位置
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