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

您的位置: 神经电生理科 临床应用详细

放射性脑病性动脉狭窄病例(二)

发布时间:2011-05-12 00:00 本文来源: 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电生理中心
       【TCD诊断要点】 颈部TCD改变高度怀疑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眼动脉、滑车上动脉和颈内动脉虹吸段改变是判断闭塞部位的关键。一侧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患者,通常同侧眼动脉血流低平或检测不到(无侧支循环或侧支循环不好)或反向(颈外动脉向颈内动脉侧支开放),而不会出现闭塞侧正向血流速度大于对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不能仅根据颈内动脉虹吸段和眼动脉血流频谱诊断,而必须有颈部相应改变,而颈内动脉颅外段严重狭窄或闭塞仅根据滑车上动脉和眼动脉反向就可以作出诊断。 【2005年DSA检查】 行TCD检查后一周,进行血管造影检查。 左侧颈总动脉造影前后位(图4-1):发现左侧颈内动脉末段约2cm后突然变细,此细小血流一直进入颅内;左侧颈总动脉造影颅内动脉侧位片(图4-2):颈内动脉入颅后在眼动脉发出处有一断端,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均未显影,眼动脉是左侧颈内动脉的唯一终末血管;左侧椎动脉造影颅内动脉侧位片(图4-3):椎动脉造影可见左侧大脑后交通动脉开放,左侧大脑中动脉和前动脉显影。此外,右侧颈内动脉造影显示正常,右侧大脑中动脉狭窄。 图4 【最终枕动脉】 1、放射性脑病。 2、反射性大动脉狭窄(左侧颈内动脉末段闭塞,右侧大脑中动脉狭窄)。 【治疗和随诊】给予阿司匹林等治疗和预防闭塞性脑血管病药物,长期随访。患者除头痛、头胀等不适症状外,无其他神经系统表现。术后第四年复查头颅CT除右侧颞颅骨缺损外,余无异常见图3。     【讨论】 放射性疾病最常见的病理生理原因是小动脉改变,有时也可累及大动脉。本患者同时存在下动脉和大动脉病变,右侧病灶可能与小动脉病变有关,而左侧是大动脉闭塞。小动脉病变曾造成可恢复的在形态学上类似脑肿瘤的改变,而大动脉闭塞由于大脑后交通动脉代偿良好,因此一直未出现脑组织缺血的形态学改变,也未出现临床明显的缺血症状。 本患者血管造影有以下两个特点:①闭塞部位不在起始而在颅内;②颈内动脉颅外段2cm后血管突然变细并延伸到颅内。发生在颈内动脉闭塞的常见原因有:烟雾病、动脉粥样硬化和放射性血管病等。 本病例因TCD而得到更明显的诊断,TCD发现的把血管病变经DSA得到确认,而CT和MRI都不能提供关于血管自身病变的准确信息。对诊断脑血管病来说,头颅CT和MRI是不够的,它们提供的信息很有限,而TCD恰恰是一项检查脑血管病变的好方法,它有揭示临床下潜在血管病变的能力,常常为临床提供意想不到的资料。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放射性脑病性动脉狭窄病例(二)
 就医须知 医院位置
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