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

您的位置: 神经电生理科 临床应用详细

TCD在脑动力学评估领域中的应用(二)

发布时间:2013-09-08 00:00 本文来源: 摘自《经颅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技术与临床应用》作者:高山

 

 

脑缺血分期

我们在临床中看到,许多病人有相似的颅内外循环缺血,但临床结果并不相同。今年来PET的研究结果可以解释这一现象:脑缺血一般有4个阶段或时期,只有34期可能出现临床症状;显然,在不同内、外作用下处于不同缺血阶段的病人可以有相似的解剖基础。

局灶脑缺血的几种阶段或时期:

1、自主调节期

主要是提高脑血流容量(CBV)来保证脑血流(CBF)。

2、少血期

脑血流(CBF)下降,氧吸收分数(OEF)提高,保证氧代谢率(CMRO2.

3、缺血期

氧吸收分数(OEF)仍提高,但脑血流(CBF),氧代谢率(CMRO2)已下降。

4、不可逆损伤期

氧代谢率(CMRO2)已下降。

对于有大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患者,血管病变远端压力下降,脑灌注直接取决于侧支循环和阻力小血管的扩展。当侧支循环不充分时,阻力小血管需要尽量扩展提高局部脑血容量来维持灌注(自主调节期);这种扩张有一定限度,当达到极度扩张时将出现氧吸收分数提高(少血期);当达到最大氧吸收分数后仍不能维持代谢需要时(缺血期以后),脑组织可能发生脑梗死。今年来研究发现,正常的阻力小血管状态也可以与氧吸收分数提高同时存在,这样的患者比氧吸收分数提高合并阻力血管极度扩张的患者预后要好。一些病理过程直接累及小血管,如高血压、糖尿病、自身免疫血管病等,可以直接减少小动脉扩张的能力,当机体遇到血压下降或血容量不足等外在条件变化时,同样也可能由于不及时或不足够的扩张而导致梗死。目前能够将上述过程准确描述判断的成熟技术只有PET,但是昂贵、放射性物质沾染、动脉通道限制了其常规应用。应用TCD评估血管运动反应性基于以下原理:血管直径恒定时,流速的变化与通过血管的血流量成正相关。MCA血流速的变化可用于反映CO2浓度或乙酰唑胺(血管运动反应性),或动脉压中等程度改变(自我调节)导致的血流相对改变。应用上述原理,TCD可评估脑循环中远端血管的调节能力。而且,今年来发展的功能TCD已经可以间接测试脑代谢变化。在临床应用中,TCD不仅可以探测到大血管的狭窄和闭塞,也可以通过一些试验来测试颅内阻力小血管的扩张能力,即血管反应性,目前研究表明它的耗竭与卒中事件发生高度相关。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TCD在脑动力学评估领域中的应用(二)
 就医须知 医院位置
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