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

您的位置: 神经电生理科 临床应用详细

TCD在脑血管反应性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发布时间:2013-12-13 00:00 本文来源: 引自

 

 

一、大血管狭窄或闭塞

近年来,外科干预在该组疾病中异常活跃,主要是颈动脉内膜剥脱和EC-IC旁路手术。前者已经得到证实,后者则在争论中。多数研究表明,存在血管扩张储备能力下降的患者具有较高的卒中几率。目前手术前的评估主要是解剖学标准,即以血管的狭窄严重程度为标准。但是以功能学为标准的呼声渐高,相应证据也比较可信,即也应该考虑患者的血管扩张储备能力,对于该能力已经耗竭的患者应该给予预防性手术。

目前已经完成的比较大的、设计严格的前瞻性试验有3个,其结果都是阳性的,但是所用的衡量CRC的方法却各不相同。Mauro等对94名严重无症状颈内动脉狭窄(>70%狭窄)患者进行前瞻性、盲法研究,利用呼吸抑制试验中BHI<0.69为CRC耗竭线,结果受损的CRC与相应血管狭窄侧的缺血性卒中事件相关。Hugh Markus等对107名无症状ICA狭窄或稳定ICA闭塞患者进行CRC测试,采用8%的二氧化碳吸入同时以CRC低于20%为耗竭线,最终得出结论:严重狭窄受损的CRC可以预测脑梗死和TIA在这两组人群中的发生。对于近期的有症状的ICA狭窄120名患者,Till采用5%二氧化碳吸入方法测试和两面法(<5%;<10%)设定耗竭线,结论是:近期症状性ICA狭窄合并CRC耗竭将有高风险发生致残性缺血性卒中。

由于还没有一个更大的多中心的、前瞻性、随机、盲法试验来验证CRC对大血管狭窄卒中的预测,所以上述的试验手段都可以参考。相对中国的国情而言,呼吸抑制试验更加简单易行

二、小血管疾病

该组疾病常造成腔隙性脑梗死和深部白质脱髓鞘,很多研究表明,小血管疾病的血管扩张储备能力显著下降,反过来,TCD提示的相关动力试验证实的血管扩张储备能力也可能提示小血管病的存在。对于判断高血压、糖尿病等一些高危因素是否已经引起小血管病变,TCD很有可能有一定的提示性。

三、其他某些特殊疾病

如CADASIL,线粒体肌脑病、偏头痛、系统性红斑狼疮、抑郁症都有报道与下降的血管反应性相关。但这些结论还仅限于研究过程中。

TCD的主要特点在于它的廉价、便携易行、无创、易重复操作,但是它显然不能像PET那样准确的对脑血流量或代谢作出比较准确的评估。所以不能无限的夸大TCD的作用。但是在临床的实践中,TCD的确更加实用。在一台机器上就可以很快的得出脑血管解剖情况、脑血管反应性,从而对患者可能发生的缺血分期(粗略估计)、预后、以及可能的临床干预作出判断,这是何等的高效率!我们也要注意,脑血流动力学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临床上最怕顾此失彼。比如说,只注意侧支循环却不注意脑血管反应性,只留神二氧化碳浓度却忘记了患者有低氧血症等等;其他参数如检测时的血压、意识状况(脑代谢影响)、体位都有可能对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实际上对于复杂的病例,只有靠结合PET这样的多种检查才能最终得出准确结论。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TCD在脑血管反应性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 就医须知 医院位置
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