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

您的位置: 神经电生理科 临床应用详细

根据TCD频谱定量监测颅内压

发布时间:2014-04-01 00:00 本文来源: 引自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医生更加需要的是颅内压的数值:颅压的高低以及内外科干预的指征当然最好用数值来衡量。那么,TCD是否能够推测出颅内压的数值呢?经过10余年的探索,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还不完善,颅压的数值可以用TCD的测量值来推算。

1.原理

1997年,Schmidt等人率先提出“黑匣子”理论:将颅内结构当成一个黑匣子,不论里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总是动脉血流入,静脉血流出,那么总应该满足:ICP=MABP-CCP。显然,MABP可以用外周动脉血压近似代替并测量;只要能将CCPTCD的测量值和MABP的测量值共同来表示,就可以推算颅内压了。我们目前知道:在没有动脉的狭窄或痉挛,没有脑血管的自主调节改变血管管径的时候,CCP应该与MABP成某一正向比例关系,也就是说,CCP可以用MABP的函数式来表示,这样,上述等式就可以合并同类项改成ICP=kMABP×FTCD+b,其中FTCD)指的是用TCD测量值表示的函数式,kb是校正值,第一个最简单的表达式产生了。那么FTCD)用什么表示呢?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可以由各个实验室自行定夺,只要它能够反应基本事实就行了,比如说可以用以PI为变量的函数式,因为至少PI应该和ICP成正比关系。下一步就是确定kb了,这仍然由各个实验室根据自己的表达式来计算:首先做一组病人,对这组病人进行动脉血压监测(桡动脉或股动脉的有创测量)、ICP有创监测和TCD的监测。把每一次测量后的[MABP×FTCD,ICP]看作为一个点,把所有这样的点集体统计起来,找到一条直线近似代表它,从而确定kb。一旦确定了kb就可以用这条直线的方程来确定未知病人的颅内压了。原则上要求,所推测颅内压与实测颅内压的差异小于8mmHg。这里仅提供英国剑桥大学神经学系的公式做示范:ICP=1/3×MABP×PI-14mmHg(适用条件为排除动脉狭窄和痉挛,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为30-35mmHg)。

显然,上述公式是有缺陷的,因为尽管脑血管的自主调节功能(cerebral autoregulation,CA)在相当一部分高颅压病人如脑外伤、大量脑出血中是受损的,但毕竟不能将其完全忽视。2003年,Schmidt再次提出了包含有脑自主调节功能调节校正的颅内压计算公式,这个公式引进了两个参数来表示脑自主调节功能状态(state of cerebral autoregulatian,SCA:MxPxMx被称为自主调节指数,它是通过计算脑血流速度和脑灌注压的pearson相关系数得到的,显然,如果FVCCP正相关,脑血流速度随着脑灌注的增加而被动增加,说明CA已经丧失了;如果FVCCP零相关或负相关,说明FV不依赖于脑灌注压,而是可以自我调节的,CA存在或过度反应。Px称为压力反应指数,反映的是血压和ICPpearson相关系数。如果CA存在,当血压下降时,脑血管为了维持灌注应该扩张,脑血容量增加,ICP增加,Px与动脉血压负相关;如果CA消失,则脑血流容量将随着ABP的增加而被动增加,ICP与血压同向发展,Px与动脉压正相关。在实际操作中,MxPx都是经过病人组统计出来的,然后反过来应用于未知病人。SchmidtMxPx的平均值引入了ICP的计算模式公式中,在初步的试验中取得成功。由于该公式尚属于新提出待验证阶段,临床现实应用意义不大,本书没有收录。

2.临床实际应用

TCD定量推测归根到底还要落实到日常的临床工作中。应该说TCD与颅内压监测相关理论已日渐成熟,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得到大家公认的可以共同使用的公式,为什么呢?Schmidt提出的实际上仅是建立这种公式的模式,是否上诉理论永远只能使用每个医院TCD室和神经外科各自建立的参数呢?因为我们知道各个医院测量血压、颅内压的方法甚至机器的敏感性都不见得相同。是否各个病种能用同一个公式?如果不能,将如何调整?中国人的脑血管反应性是否与其他人种相同?对于颅内血管狭窄频发的中国,这种方法是否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这些问题需要国内组织大样本的研究才能解决,现在还不到大力推广该技术的时候。

本书在这里提出一些实际的建议,仅供参考:①需要建立本实验室的计算公式,用本医院的测量方法和测量值。其实即便是袖带测量血压也可以建立一个函数关系式的,所不同的是校正值;②根据本医院的最常见病种建立函数关系式,即该函数史仅用于该种病例,这样可以提高准确率、减少工作量,当然,无论哪个病种都要和神经外科合作;③公式的雏形可以考虑本书中引用的剑桥大学的公式,注意改变kb的值就可以了。当然,也可以自行建立其他函数式;④建立所监测病人的数据库,大量病人的积累,就可以提高公式的准确率。但是所有病人的测量方法应保持一致,一旦测量方法改进,最好重新建立函数关系式;⑤本方法仅可用于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医院。

由于ICP的重要性,除非TCD能极为可靠地推算出结果,神经外科、ICU的医师是不可能广泛使用TCD的定量推测法的。但PI指数则不同,有关PI的研究和数据都很多,在一定的范围内序贯监测PI是可靠的,有时甚至在神经影像还没有发现明显异常时,TCD就可以发现急救的指征,如舒张期血流极度下降乃至出现反流时,这时往往病人的意识状态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宜首先熟悉、掌握PI的使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再建立其他TCD监测颅压方法。

 

引自 高山 黄家星《经颅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技术与临床应用》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根据TCD频谱定量监测颅内压
 就医须知 医院位置
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