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常识(110)
癫痫常识(110)
323.什么是药源性癫痫?其引起癫痫发作的机制有哪些?如何预防和治疗?
中源于药物的癫痫称为药源性癫痫。许多药物可引起癫痫发作,波士顿药物监测合作小组在对住院的12617例患者进行的研究中发现17例是药物引起的癫痫,所用的药物主要有青霉素,胰岛素,苯乙双胍,利多卡因,吩噻嗪,甲哌氯丙嗪,氯丙嗪等,除此之外,能引起癫痫发作的药物还有泼尼松、异烟肼、麻黄素、苯二氮卓类、三环抗抑郁剂、神经松弛药、茶碱或氨茶碱、兴奋药、包括可卡因、苯丙胺、哌甲酯、哌替啶、利多卡因、抗胆碱药如东莨菪碱或苯海拉明、加美吡拉敏、头孢唑啉、硫利达嗪、喷他佐辛等。有些患者以前没有癫痫,用药后出现了发作,有些本身是癫痫患者,用药后发作频率增加,或出现新的发作形式,其中有相当部分患者的癫痫发作时耐药的难治性癫痫。
药源性癫痫的发生原因也各有不同,旧金山医院收治的53例药源性癫痫中,27例系试图自杀,18例是处方药中毒,6例滥用药物,2例儿童误服。
药物引起的癫痫发作的机制虽然并未全部明了,但目前的研究还是发现不同的药物可能通过以下几条途径引起癫痫发作。
一、药物引起脑组织损伤,咖啡因,氨茶碱可迅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胶质细胞的功能,造成细胞的损伤,导致癫痫发作,同时这类药物还可增加cAMP的含量,而cAMP参与了癫痫的发生和发展。锂盐引起的癫痫发作中往往可发现有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提示有脑部结构损伤的可能性。
二、影响脑组织代谢,利多卡因可选择性地引起脑内糖和氧代谢率降低、普萘洛尔、苯丙醇胺可升高或降低低血压,从而诱导癫痫的发生。
三、干扰脑神经元的正常生理活动,地高辛易透过血脑屏障,直接抑制脑内钠钾ATP酶的活性,干扰包括神经元在内的正常生理活动,诱发癫痫;咖啡因、氨茶碱可影响单胺氧化酶的活动,引起生理功能的紊乱;锂能阻止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释放,这些异常的改变在癫痫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四、降低癫痫发作的阈值,氯胺酮、氨茶碱、顺氯胺铂、甲状腺素都能降低癫痫发作的阈值,尤其是氯胺酮、氨茶碱联合应用时更明显。在用氯硝西泮的患者中有6%出现发作频率的增加或出现新的发作类型,与其他药物间的药物动力学作用不能解释这种现象,有人认为可能是氯硝西泮的嗜睡降低了癫痫发作的阈值。皮质激素也有降低癫痫发作阈值的作用,这类药物降低癫痫发作阈值作用可能与其临床上诱发癫痫有关。
五、特殊受体的作用,吗啡可通过脑内特殊的阿片受体激活癫痫,也可通过其他非阿片受体机制发挥作用,普萘洛尔阻滞β受体是其引起癫痫发作的重要原因,青霉素、头孢霉素引起的癫痫则与脑内GABA受体的改变有关,青霉素可与苯二氮卓类受体结合,青霉素、头孢霉素及伊米配能、酮他丁钠则可阻止GABA与其受体结合,使脑内抑制作用减弱,而目前的研究已经证实脑内抑制功能的减弱是脑部痫性放电向临床发作转化的主要原因。
六、对中枢系统神经递质的影响,雌激素是月经性癫痫的病理基础,其引起癫痫发作的原因可能是抑制了谷氨酸脱羧酶的作用,减少GABA的生成,从而导致中枢抑制作用的减弱,诱导癫痫的发生。
并非使用上述药物的患者都会出现癫痫发作,药源性癫痫的发生明显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一、剂量,用400-800mg/d的氯丙嗪其癫痫的发病率不到0.5%,增至1000-2000mg/d时,癫痫的发病率上升到10%。Smith等人用2640mg/d普萘诺尔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伴心动过速的患者引起了癫痫发作和脑电图上痫性放电,减量后发作停止,脑电图恢复正常。氯氮平、司戊巴比妥、戊巴比妥诱发癫痫的作用都与其剂量大小有关。
二、联合用药,许多药物单用时并不引起癫痫发作,但与某些特定药物合用,就会出现癫痫。用氨茶碱后再用氯胺酮麻醉易诱导癫痫,但各自单用时则不易出现癫痫发作;大剂量甲状腺素可降低癫痫发作的阈值,合用普萘诺尔有可能激发癫痫;环孢菌素作为免疫抑制剂使用时,如合用皮质激素则引起癫痫发作的概率更高;氟喹诺酮类引起的癫痫主要在与茶碱、咖啡因、膦甲酸合用时发生。
那非那韦是一种人类免疫缺乏病毒蛋白酶抑制剂,目前被广泛用于艾滋病的治疗,当其与苯妥英合用时,由于药物相互作用可引起患者出现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
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大多数药物在有脑部病变时更容易诱发癫痫,如原有癫痫病史,点燃癫痫的可能性更大。安氟醚、丙烯炔巴比妥钠则要在低惊厥阈值的患者才有诱发癫痫的报道。
四.个体差异,对某些致痫药物高敏者易出现癫痫发作。抗精神病药、胰岛素诱发的癫痫往往与患者对所用药物的高敏有关。
五、内环境的紊乱,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是保证许多生理功能正常进行的前提和条件,内环境的紊乱往往是药源性癫痫产生的一个重要条件,Mead等人报道的8例由顺氯胺铂引起的癫痫中,5例有不同程度的尿素氮及电解质异常,另有2例有直立性低血压和缺氧,这些因素与顺氯氨铂诱导的癫痫发作明显相关。
六、年龄,不同药物在不同的年龄中引起的癫痫发生率不同。地高辛诱发的癫痫在老年人中更易发生,卡马西平、长春新碱多在儿童中导致癫痫的发作,抗精神病药则可在任何年龄中诱导癫痫的发生。
那么如何预防及治疗呢?
有脑部疾病或有癫痫病史者应尽量避免使用有致癫痫作用的物质,癫痫患儿不宜用丙烯炔巴比妥类药物进行麻醉,必须使用时也要调整抗癫痫药物的量,同时尽可能避开那些能降低癫痫发作阈值的因素,如低血糖、发热等。
无脑部病变及癫痫史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时不宜突然改变剂量,在治疗初期要严密观察,警惕癫痫的出现。老年人使用地高辛,普萘诺尔时要密切监测血药浓度,避免过量导致癫痫发生。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脑电图上广泛性慢波活动并不认为是一种病理现象,因其多数情况下并不出现癫痫发作,也不是停药的指征,但如有其他的异常波形,则要注意癫痫的 发生,如有痫性放电,则要仔细询问病史,注意病史中易忽略的癫痫现象,避免误诊或漏诊。
停药是消除药源性癫痫发作最有效的方法,卡马西平一有部分性发作的征象就要考虑停药。有明确致痫作用的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即使仅有脑电图痫性放电也要考虑停药。
多数情况下,停药后癫痫发作就会停止,不需要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物,如癫痫发作频繁,需按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原则进行处理,难治性癫痫及难治性癫痫状态往往是影响患者生命的主要因素,必须高度注意这类患者的治疗,防止危及患者的生命。
摘自沈鼎烈 王学峰《临床癫痫学》364-374页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