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

您的位置: 神经电生理科 癫痫详细

癫痫常识(111)

发布时间:2013-01-30 00:00 本文来源: 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电生理中心
 

癫痫常识(111

 

 

324.什么是病灶多变的家族性部分性癫痫?

病灶多变的家族性部分性癫痫是国际抗癫痫联盟确定的一种癫痫综合征。以前报道的家族性部分性癫痫其家庭成员都是起自相同的皮质区域,但病灶多变的家族性部分性癫痫的临床特征则表现为不同家庭成员的部分性癫痫有起于不同皮质的不同特征。发作可起源于额叶、颞叶、顶叶或枕叶,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但脑电图都有不同起源的局灶性痫样放电。遗传方式呈常染色体显性,连锁分析证实其与2号染色体长臂有关,由于其外显率很低,因此要确定其他家族特征是很困难的。

一、临床特征

不少于7个家系被报道。平均发病年龄13岁(2个月-43岁)。额叶和颞叶是最常受累的区域,所以患者几乎都表现为单纯或复杂部分性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可有提示发作起源于颞叶的精神症状和口咽部幻觉,60%-86%的患者继发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严重程度在不同个体间有很大的不同。6个家系报道发作主要出现在夜间睡眠中,1个家系主要在清醒时发病。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都是阴性。

一个澳大利亚家系4代人中有10例患者,都有部分性癫痫发作,另2个家庭成员没有临床发作但有脑电图上的痫样放电。其中2例已死亡患者在60岁时有明确的复杂部分性发作,余下8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10岁(9个月-43岁),平均癫痫发作13年。

临床症状表现多样化,5例患者癫痫发作起自颞叶,其中4例表现为嗅幻觉或精神症状的单纯部分性发作;6例表现为复杂部分性发作,其中3例同时有单纯部分性发作;2例已死亡患者表现为起自颞叶嗅觉或运动性自动症,2例为额叶癫痫,表现为头强直和眼球斜视,伴有意识改变,上肢也有不对称的强直;6例有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3例有起源于颞叶的部分性癫痫,另有3例没有诊断为部分性癫痫的临床特征,但脑电图提示其是部分起源的癫痫发作。发作频率在不同个体间相差很大。1例患者其癫痫发作终身难治,但其父亲28年病程中仅在睡眠中有16次发作,他的堂兄首次癫痫出现在43岁。

二、辅助检查

(一)脑电图检查,60%-75%患者的脑电图有发作间期痫性放电,睡眠中更易记录到,脑电图上的痫性放电与临床表现无明显关系,部分患者在发作停止多年后脑电图上仍有明显的痫样放电。16%-18%无癫痫发作的家庭成员也有脑电图上的痫样放电,提示可能是病灶多变的家族性部分性癫痫基因的携带者。

澳大利亚家系410例患者,8例存活者中6例脑电图有发作间期局灶性痫样放电,不同家庭成员中痫样放电的部分不同,3例在额叶,其中2例以后记录到发作期痫性放电,与发作间期相同;3例有颞叶癫痫者在颞叶记录到局灶性脑电图异常,其中1例为发作间期痫样放电,另2例仅有慢波,中央顶区和枕区放电各一例,每例患者都有一个病灶,且病灶在整个病程中固定不定。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脑电图结果一致,3例患者仅有全面性惊厥而无局灶性痫样放电,但他们的脑电图记录发现其痫样放电分别起自左额区,左中央顶区及枕区,提示他们仍然是局部起源的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不同个体、不同部位的脑电图上痫样放电与癫痫发作频率无关。

(二)其他辅助检查,澳大利亚家系4代人5例存活者进行了头颅MRICT扫描,其中3例进行了复查,除1例患者有左侧西施区增宽外,余正常;1例患者进行过发作期录像脑电图检查,发现先在双侧额区有反复节律性放电,以后出现双侧额区的棘慢波,发作7s后进行SPECT检查发现左侧额中央区、基底节区及右侧小脑有高灌注。

三、遗传学特征

遗传学分析发现其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部分性发作的外显率为62%,脑电图上痫样放电的外显率为76%,没有临床早发现象,由于是由男性向子代男性遗传,因而可除外性连或线粒体遗传。

不同病灶家族性部分性癫痫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范畴,常规脑电图可发现物临床按照的家族成员中也有痫样放电是其重要的临床特征之一,可考虑作为重要的遗传标记,最初进行的遗传分析排除了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夜间额叶癫痫同在20号染色体上的可能,以后研究发现致病基因连锁在2好染色体长臂,这个区域以前没有报道过有原发性癫痫,根据资料,有3种原发性癫痫的基因被克隆,都是离子通道基因,在连锁区域内的任何离子通道基因都可能是病灶多变家族性部分性发作的候选基因。Xiong等人在对法国-加拿大的2个大家系进行的连锁分析发现候选基因在22号染色体q11-q12区域。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病灶多变家族性部分性癫痫是一种少见的癫痫发作类型,其主要特征是在不同的家族成员中有不同起源的部分性癫痫发作,其临床表现与脑电图定位相一致,在没有部分性发作但有全身性惊厥的患者中脑电图也有提示部分性发作的特征,不同患者间脑电图异常可出现在4个不同的脑叶,但同一患者则表现是固定的。在没有临床发作的家族成员中也有脑电图上的痫样放电可能是其突出的特征。

病灶多变家族性部分性癫痫很容易与其他单基因遗产性癫痫鉴别,虽然他们也有额叶部分性癫痫,但他们没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夜间额叶癫痫常见的丛集,短暂性运动发作,在报道的病灶多变家族性部分性癫痫中2例患者有头和眼的偏斜,但他们的祖父在28年终仅有16次夜间发作,且每次发作只发作1次,这种模式与单基因遗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夜间额叶癫痫完全不同。

已报道2中不同的颞叶癫痫,其中最常见的是有精神症状和自动症的颞叶内侧癫痫,另一种是有明显听幻觉的颞叶外侧癫痫,这两种单基因遗传颞叶癫痫的临床表现都与病灶多变家族性部分性癫痫不同,且脑电图异常率很低。

病灶多变家族性部分性癫痫发作与其他家系癫痫不同。首先,病灶多变家族性部分性癫痫非常少见,其次,这个家系中有非常高的外显率,这可能与基因的作用有关。对于病灶多变家族性部分性发作是一种常见的,但没有充分认识的癫痫或是少见的癫痫发作类型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五、治疗

病灶多变家族性部分性癫痫是良性癫痫,85%-96%对传统抗癫痫药物反应良好,可参考一般癫痫的用药原则进行治疗,广谱的抗癫痫药丙戊酸可能更为有效。

 

 

 

 

 

 

 

 

摘自沈鼎烈 王学峰《临床癫痫学》316-318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癫痫常识(111)
 就医须知 医院位置
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