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

您的位置: 神经电生理科 癫痫详细

癫痫常识(115)

发布时间:2013-05-29 00:00 本文来源: 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电生理中心
 

癫痫常识(115

 

 

328.什么是电视、计算机及游戏机诱发的癫痫?

电视、电子计算机和电子游戏机诱发的癫痫发作时比较常见的视觉反射性癫痫。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电视、电子计算机和电子游戏机已经成为家庭、办公及娱乐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设施,同时也成为视觉发射性癫痫最重要的诱发因素。

电视诱发的癫痫或称为电视癫痫,1952Livingston首先报道,而后陆续有不少报道。Rushton1981年报道了玩游戏机引起的癫痫发作。此类癫痫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学龄儿童(6-14岁)较为多见,性别上无明显差别。这可能与儿童每天很多时间耗费在荧光屏前有关。近来Harding(1994)的调查显示电子游戏机诱发的首次癫痫发作多在7-18岁者,患病率为1.5/10万。而Quirk等(1995)报道了英国由荧光屏诱发的癫痫103例,年龄范围7-19岁患者,其患病率中明确组为1.06/10万(90%可信区间1.15-1.93),明确及可能组为1.5/10万。这一类癫痫多在荧光屏图像跳动不稳、光线过强、画面更换速度过快或观看距离过近等因素有关。Ishida等于1998年报道了日本于1997126日在电视节目中播放“Pocket monsters(口袋妖怪)”的动画片中,全日本有685例儿童在观看中突然出现头痛、视物模糊、呕吐及惊厥发作,其中有150多名患者住院治疗。

根据Wilkins等(1985)等的研究电视癫痫在一些条件下容易诱发:闪光在15-20Hz是容易诱发;红色光线最易诱发,而蓝色诱发效果最差,在日本播放的“口袋妖怪”的动画片中深红色和亮蓝色占主导;图形中栏栅格更易诱发;空间频率以每1°视觉的周波数在1-8次容易诱发;高亮度容易诱发,闭目是较睁眼时更易诱发。此外,还有的研究者发现电视癫痫的发生率与电视机种类有关,电视荧光屏闪光频率在50Hz时(欧洲)较60Hz(美国)更容易诱发,所以电视癫痫在欧洲比在美国多见。隔行扫描形式的电视机容易诱发。游戏机诱发癫痫与电视癫痫相似。但是计算机荧光屏的闪光频率为70Hz,且非逐行扫描故诱发癫痫者极为少见。此外还与电视荧光屏的条纹数的大小,人与电视屏的距离等也有关系。其中50Hz的电视机,其荧光屏条纹数为312条,26英寸(66cm)、人距电视屏距离为18英寸(46cm)及室内明亮时最易诱发。

此类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可有多种类型的癫痫发作,其中以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最为多见,其次有肌阵挛发作、失神发作及复杂部分性发作等。发作时有的还可有视觉症状,如彩环或彩点等。其发作可仅由电视、电子计算机或电子游戏机诱发发作,而无自发发作,也可以既可有电视、计算机或电子游戏机诱发发作,也可有自发发作,有的则电视、游戏机可诱发出现脑电图异常但无临床发作表现。我们曾诊治6例,其中4例为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1例为失神发作,另1例为头痛型发作。

 

329.什么是自我诱发性癫痫?

   许多光敏感者利用他们的对光敏感性诱发癫痫发作或诱发出明显的亚临床癫痫样放电获得快感,而称之为自我诱发癫痫。比较少见,据Gastaut统计约占癫痫患者的1%。多见于女性儿童。大多数病例有光敏感性癫痫发作,也可伴有精神发育迟滞。通常其采用的诱发方法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患者自己双眼注视强光,将手置于眼前,分开手指并不停摇晃,通过手指间透过的闪动光线而进行自我诱发。有的则通过有节律点头或瞬目动作进行诱发,或通过观看黑白相间的移动图形,如黑白相间的布块或通过关闭电视等手段达到自我诱发发作的目的,这些常常见于智力有缺陷者。而智力正常者有采用眼睑连续缓慢闭合,而眼球极端上视方法进行自我诱发。这种眼部活动容易被错误判断为精神性眨眼动作或失神发作伴随的眼睑肌阵挛。此外,也有的患者喜欢驱车或乘车观看窗外景物,尤其是观看从道路两旁的树丛透过的光线而进行自我诱发。亦有的去迪斯科舞厅对着闪动的灯光进行诱发。此类患者常自我追求诱发,或多或少有嗜癖倾向,通过自我诱发发作,以获得一种欣快感或精神恍惚状态或性高潮的快感。其发作的形式多种多样,多为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偶尔也为强直-阵挛发作或杰克森发作。脑电图在发作期呈失律状态,可有普遍性棘波发放。在发作间歇期亦可有痫样放电,用10-20Hz的间歇闪光刺激诱发时,几乎所有病例均可诱发出棘波,棘慢波发放。

根据多数文献的报道其诊断中应注意如下特点。

1患者有通过注视太阳光或灯光时摇动置于眼前张开的手指或快速眨眼动作进行自我诱发的方法,诱发发作而获得快感的历史,且有嗜癖倾向;当发现患者,尤其是儿童对闪光光源特别感兴趣,如对电视、有闪烁灯光的商店橱窗、迪斯科舞厅的灯光表现极大的吸引力时,就要考虑是否为一种自我诱发行为。

2焦虑状态下容易诱发发作。

3在暗室内自我诱发的方法一般不能诱发出临床发作和癫痫放电。若在室外光亮处及暗室中均可通过瞬目动作诱发出发作者,则非为自我诱发癫痫,而可能是眼睑运动诱发的运动诱发性反射性癫痫。

4自我诱发或间歇闪光刺激诱发时多可诱发出痫样放电,若患者在对光摇动眼前分开手指时,加上缓慢的眨眼动作,可增强或(和)延长痫样放电。在癫痫放电出现前有眼运动的伪迹,眼动伪迹较自发眼睑闭合时伪迹更大更慢,且常显示有6Hz的眼球震颤重叠在其上。

5当向患者询问及自我诱发行为时,有的患者称是为追求快感(包括性高潮快感)而自发的,亦有的称是迫不得已的,并有负罪感。

 

 

 

 

 

 

 

 

 

 

 

摘自沈鼎烈 王学峰《临床癫痫学》213-215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癫痫常识(115)
 就医须知 医院位置
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