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您的位置: 首页 员工版科学研究 重点学科建设详细

贵州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简介

发布时间:2014-09-11 00:00

贵州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简介

    我院肝胆外科是第一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第三批院级Ⅱ类重点学科。

    我科自2006年6月独立建科以来,在院领导的关心和全科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现已发展成为技术力量雄厚、学术水平较高的省级重点专科、院级重点学科、卫生部肝脏移植授权单位、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培训基地,并与浙江医科大学郑树森院士团队共同建立了院士工作站。现拥有医护人员64人,其中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7人,中级7人,初级8人,博士5人,硕士10人。现设2个病区,编制床位92张,实际开展床位150张,建立了肝脏、胰腺、胆道、微创4个亚专业学科。现任科主任:黄建钊主任医师;科副主任:范伟主任医师、芶欣主任医师;护士长:颜桂兰副主任护师,张海邻主管护师。

    肝胆外科自科室组建以来,紧随国际肝胆胰外科发展的潮流,同时结合我省的肝胆胰疾病特点,确立了以肝脏移植、微创外科、疑难重症及规范化治疗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点,全面推进学科的发展。

    在肝移植方面,继在省内率先自主完成肝移植成功后,又成为了国内第十四家开展活体肝脏移植的单位,并顺利完成了国内第二例胰十二指肠切除联合肝脏移植术。目前已开展10余例,其中1例至今已存活5年多,1例活体肝移植患者至今已存活近5年。近年尚成功开展自体肝移植1例。

    在微创治疗方面,在西南地区开展了首例规则性、解剖性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至今已开展20余例;开展了贵州省首例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省内率先开展无痛ERCP术、ERCP下胆道多支架置入、胰管支架置入,十二指肠支架、支架内再次支架置入术等,并帮助多家三级医院包括三甲医院开展ERCP手术,共施行ERCP手术不开刀微创治疗了胆道结石、胆道蛔虫、胆囊切除术后腹痛、慢性胰腺炎、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等病人3500余例,在国内率先将3D旋转采集、三维重建应用于ERCP术中,极大提高了ERCP诊断的准确性,并被《健康报》报道;开展了腹腔镜胰腺囊肿空肠吻合术,腹腔镜脾脏切除术,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等。肝脏肿瘤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已开展100余例,使很多肝癌患者免除了开刀带来的痛苦。开展了省内首例肝血管瘤射频消融治疗术,至今已达300余例,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开展经皮肝血管瘤射频消融治疗的医疗机构之一。胰腺肿瘤射频消融术已开展10余例。

    在疑难重症治疗方面,成功完成肝癌根治性切除500余例,其中完成中肝叶及尾叶等高难度肝癌切除术100余例,开展了左右半肝解剖性阻断肝切除、跨叶巨块性肝癌半肝全阻断无血切肝术、不解剖肝门的半肝阻断肝切除术、左右半肝无血肝切除术、全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等一系列高难度手术,还开展了复杂胆道手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胰十二肠切除、胆管癌根治性切除并腹腔多脏器切除等一系列高难度手术。每年开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0多例,近期还开展了与国际接轨的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并扩大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及联合门静脉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重症急性胰腺炎Ⅱ型和爆发性胰腺炎死亡率低于15%,死亡率与国内大型胰腺外科治疗中心相近,处于省内领先水平。

    规范化治疗以规范手术为主,开展了精准肝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并扩大区域淋巴结清扫、肝内胆管结石联合胆道镜取石等手术。

    现有2人次任国家级常务委员以上,3人次任国家级委员,1人次任省级主任委员,4人次任省级副主任委员。学术期刊任职方面,1人任中华系列或核心期刊常务编委以上,3人次任一般省级以上期刊副主编以上,1人次任一般省级以上期刊常务编委,4人次任一般省级以上期刊编委。

    获得省级资助课题11项,厅级资助课题11项;在SCI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在中华医学系列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在一般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参编专著2部。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贵州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简介
 就医须知 医院位置
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