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问医】护士节特别策划:贵州省人民医院护理专家深度解析全生命周期护理指南
贵州日报报刊社2025-05-12
在医疗体系的精密运转中,护士群体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他们以专业与温情,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构筑起坚实防线。伴随医学模式的迭代升级与患者需求的日益多元,护理服务正从单一的医疗救治,迈向“医疗救治+舒适体验”的复合型服务模式。
5月12日国际护士节,贵州省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李娟、内二片区护士长李玲、妇产片区护士长孙贵豫三位护理专家齐聚“天眼问医”栏目,围绕婴幼儿护理、女性健康护理、老年护理、住院护理优化及护理新技术与新模式等核心议题,倾囊相授专业见解与丰富实践经验,为大众带来一场实用且权威的护理知识盛宴。
住院护理升级:静音环境、个性服务与人文关怀三位一体
“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是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的核心路径。”省医护理部副主任李娟强调,患者个体差异显著,疾病类型、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因素都会影响护理需求。医院需精准洞察这些差异,为患者定制专属护理方案。例如,针对疼痛敏感患者,制定精细化疼痛管理策略;为有特殊饮食需求的患者,搭配科学营养膳食,全方位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
“病房噪声不仅干扰患者休息,更可能影响病情恢复。”李娟介绍,为打造静谧舒适的“静音病房”,省医多措并举。一方面,通过发放健康宣教资料、开展一对一沟通等方式,引导患者及家属养成轻声交流的习惯;另一方面,强化医护人员与保洁人员的培训,提升全员噪声管控意识,共同营造安静的就医环境。
在沟通、照料与心理关怀环节,李娟着重强调共情的重要性。她指出,医护人员要设身处地理解患者的感受与需求,耐心倾听患者心声,及时回应患者疑问,给予情感慰藉与心理支持,让护理服务充满温度。
科学护理:守护生命起点与女性健康
针对网友关注的婴幼儿护理及女性健康问题,省医妇产片区护士长孙贵豫作出详细解答。
她辟谣了“经期是减肥黄金期”“痛经服用镇痛药易成瘾”等网络误区。孙护士长解释,经期基础代谢率并无显著变化,过度节食减肥反而会扰乱内分泌;对于痛经,应先明确疼痛原因,避免长期依赖止痛药。
同时,她提醒女性经期要注意饮食调节,忌生冷辛辣食物,多摄入红肉、动物内脏、菠菜等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及时补充铁元素。此外,针对产后抑郁问题,孙贵豫呼吁家庭成员给予产妇更多关注,帮助其适应角色转变,建议产妇通过心理调适、适度运动、亲子互动等方式,缓解身心压力,预防产后抑郁。
另外,在婴幼儿护理方面,孙贵豫提醒家长,不当哄睡方式潜藏风险。“剧烈摇晃哄睡可能损伤婴儿脆弱的脑组织与视网膜。”她建议建立固定睡前仪式,调节卧室光线与温度(温度保持在22-26℃,湿度维持在60%左右),采用摇篮轻晃、轻拍背部等温和方式助眠。对于新生儿皮肤护理,应为适度清洁原则,推荐使用温和无刺激的婴儿专用沐浴露,每周洗澡不超过三次,避免过度清洁破坏皮肤屏障。针对尿布疹、口水疹等常见皮肤问题,建议每2至3小时检查更换尿布,及时擦干口水,涂抹护臀霜、保湿霜,为宝宝肌肤筑起防护屏障。
贵州省人民医院护理部妇产片区护士长孙贵豫(左一)、贵州省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李娟(左二)、贵州省人民医院护理部内二片区护士长李玲(右一)做客“天眼问医”栏目
颐养之道:聚焦老年护理核心要点
省医内二片区护士长李玲指出,预防跌倒是老年护理的首要任务。她分析,老年人跌倒多因高估自身能力、环境因素所致。对此,李玲建议家属协助老人日常活动,避免老人独自进行危险行为;同时,优化家居环境,保持地面干燥整洁,在卫生间安装扶手,全方位降低跌倒风险。
针对长期卧床老人,李玲提出系统护理方案:每两小时为老人翻身一次,借助气垫床、翻身床等辅助设备减轻身体压力;加强营养支持,保持皮肤清洁干爽,定期检查受压部位,做到压疮早发现、早处理。此外,为预防肺部感染与肢体功能退化,李玲建议家属定期为老人拍背排痰,协助老人进行被动运动、按摩等肢体功能锻炼。在心理健康方面,李玲强调陪伴沟通的重要性,对于认知障碍老人,可采用药物干预与行为疗法相结合的方式,延缓病情发展,提升生活质量。
关于未来的护理发展,李娟认为,随着科技发展,智能翻身床、远程监护系统等新技术将为护理服务注入新动能。下一步,省医将持续探索护理新模式,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同时,她呼吁社会各界给予护理事业更多关注与支持,共同推动护理事业蓬勃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策划 刘丹
文字 冷赛楠
主持人 侯萌
摄影摄像 潘先万 周麟宇
视频包装剪辑 赵哲铭
海报设计 陈豪
编辑 郭睆秋
二审 刘娟
三审 周文君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