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省医的故事】胡爱华:我的从医路 回望初心谈使命
胡爱华:我的从医路 回望初心谈使命
我是门诊分诊护士胡爱华,自从踏入医学的神圣殿堂以来,我就对生命怀着敬畏之心,对护佑健康抱着无尽渴望。这条从医之路,始终是我矢志不渝的追求,回首往昔14载春秋,从肝病感染科的病房到门诊分诊的前线,每一步都镌刻着我成长的足迹,每一幕都闪耀着挑战与坚持的光芒。
在肝病感染科病房的11年,记录了我最初的成长轨迹。在这里,我目睹了生命的脆弱与顽强,见证了无数次生死较量。在肝病这个需要长期治疗、面临复发的领域,我深刻体会到了“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医学箴言的真谛。
记得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一位肝硬化晚期的患者因大出血被紧急送入病房,需要立即得到救治。我与同事们迅速响应,开始了与时间的赛跑。灯光下,我们不仅是治疗者,更是患者心灵的守护者。经过数小时的奋战,患者病情终于稳定下来。那一刻,汗水与泪水交织,我深刻感受到了医者的责任重大。
作为感染科的一员,在疫情时我也毅然决然地站在了抗击的第一线。防护服下的我们,虽呼吸沉重,但信念坚定。面对未知与恐惧,我们携手并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这段经历不仅锤炼了我的专业技能,更教会了我在逆境中坚持,在挑战中成长。
结束了病房的紧张生活,我转入了门诊分诊的工作。这里是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每一次与患者的交流,每一次对病情的判断,都考验着我的耐心、细心与专业知识。在这里,我学会了倾听,不仅仅是听患者讲述病情,更是听他们背后的故事,理解他们的担忧与期待。
有一次,一位中年女士因长期肝部不适前来就诊。在详细询问病史后,我发现她除了身体上的病痛,还有对病情的深深忧虑。于是,我耐心地为她解释病情,鼓励她保持乐观心态。经过几次交流,她的焦虑情绪得到了明显缓解,治疗过程中也更加配合。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医学不仅仅是科学,更是与人沟通的艺术,需要对他人予以理解与尊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期望也在不断提高,他们渴望得到更多的尊重、理解与关爱。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我更加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与互动。在门诊分诊中,我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病情,用真诚的态度回应患者的每一个疑问。通过这种悉心关怀的态度,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增强了我作为医者的职业成就感。
回望这14年的从医路,从肝病感染科的磨砺到门诊分诊,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与泪水,也收获了成长与满足。我始终记得自己当初选择医学的原因——那份对生命的热爱、对护佑健康的追求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未来,无论身处何方,我都将不忘初心,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服务每一位患者。
医路漫漫,我将上下而求索。每一次回望,都是对过往经历的深刻反思与心得体会。我相信,只要心中有爱、有责任、有担当,就一定能在这条光荣而艰辛的从医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如您有省医建院以来(1947年至今),与省医有关的或是在省医发生的故事,包括但不限于您提供的老物件背后的故事、医患间感人故事、医务人员工作中的难忘回忆、您在医院发展过程中的难忘记忆等(字数不限,建议800-3000字,可附上相关照片、视频、信稿等内容)。可发送至邮箱xcb20250324[at]163[dot]com,邮件中注明“我与省医的故事+身份(职工/退休人员/患者/家属/社会人士)”。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