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问医】洪水期间皮肤长期浸泡如何处理?医疗专家支招
发布时间:2025-07-02 09:17
本文来源: 宣传部
分享到:
贵州日报报刊社2025-07-01
近日,贵州省多地遭遇强降雨天气,洪涝灾害频发。针对洪水期间皮肤长时间接触雨水或河水可能引发的健康问题,贵州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鲁瑾提醒:浸泡后皮肤易出现发白、变软、起皱,甚至红肿、疼痛、破溃、流脓等症状,需采取科学措施及时处理。
贵州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 鲁瑾
鲁瑾建议,首先用干净的水冲洗身体被雨水或者河水浸泡的部位,冲洗时间不宜过长,冲洗干净即可,抬高患肢,有利于下肢血液循环、消肿;其次防止感染,这里有两种感染类型,一个是细菌感染,另一个是真菌感染。
“脚长时间浸泡后破溃有一些红肿,这时候我们可以用碘伏、消炎软膏去涂抹,同时也要抬高患肢。对于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像手足癣、股癣等,皮肤会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脱屑、瘙痒,这时我们可以外用一些抗真菌软膏,如特比萘芬乳膏、布替萘芬乳膏等。”鲁瑾告诉记者。
如果出现小腿发红疼痛,则要警惕丹毒或者淋巴管炎的出现,这时候会出现全身症状、体温升高,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鲁瑾强调,既往有皮炎、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病的患者,泡水以后原来的皮疹及瘙痒可能会加重,有渗出的,可以用2%-3%硼酸溶液、生理盐水湿敷;没有渗出的可以外用卤米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炉甘石洗剂等外涂;如果严重或者持续可口服抗过敏药物,必要时请及时就诊皮肤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冷赛楠 陈亚兰
编辑 郑康宁
二审 杨韬
三审 刘丹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