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公众版医院新闻媒体聚焦视频新闻详细

天眼:【天眼问医】专家解码肝肾移植全周期管理 器官捐献书写生命接力传奇

发布时间:2025-06-17 15:57 本文来源: 宣传部

贵州日报报刊社2025-06-12     

  专家简介 贵州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凯 贵州省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主任张毅

 

  肝肾移植是终末期肝病与终末期肾病患者重生的希望,却面临供体短缺、手术难度高与术后排异等重重挑战。每一例成功移植,都凝聚着医者匠心与科技突破。从技术创新到政策完善,医学不断前行,为更多患者点亮生命之光,续写生存奇迹。

 

微信图片_20250612130002.png

贵州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凯与器官移植科主任张毅做客“天眼问医”节目

 

  近日,贵州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凯与器官移植科主任张毅做客“天眼问医”节目,围绕肝肾移植面临的供需矛盾、等待困境及技术突破等热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两位专家结合多年临床与科研经验,为患者家庭提供了科学指引,并解答了网友普遍关心的问题。

 

  儿童肝移植供需矛盾与等待困境

 

  王凯介绍,供体短缺在整个器官移植领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不只是儿童肝移植当中面临的难题。患有终末期肝病的儿童体重较小、年龄较低,对供肝的选择要求更高。

 

  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亲体肝移植(如父母捐献部分肝脏)和劈离式肝移植(将一个供肝分为两部分用于不同患者)逐渐成为解决供体短缺的重要手段。

 

微信图片_20250612125954.jpg

贵州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凯

 

  活体肝移植和劈离式肝移植虽能有效缓解供体短缺,但手术技术要求极高。由于儿童患者体重小,其血管和胆管口径也较小,加之部分肝脏供血系统和胆管系统的复杂性,医生需要在显微镜下完成精细吻合操作,难度极大。此外,增强全民器官捐献意识、增加儿童逝世后器官捐献率也是缓解这一难题的关键。

 

  张毅表示,我国已出台相关政策优先保障儿童使用适合的供体,例如,儿童捐献者的器官优先分配给儿童患者。成年脑死亡捐献者的部分肝脏也可通过劈离技术用于儿童肝移植。

 

  张毅强调,普及器官捐献知识、增强社会认同感是解决供体短缺的根本途径。通过广泛宣传,让公众认识到脑死亡后捐献器官不仅能延续生命,还能挽救更多垂危患者。同时,红十字会和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提供的志愿登记系统也为器官捐献提供了便利渠道。

 

  “废弃”肝能移植吗?

 

  张毅提到一种新方法——“废弃”肝的再利用,某些良性病变(如血管瘤)切除后,剩余肝脏若满足一定条件,可作为移植物使用。虽然这种情况较为罕见,但仍为供体短缺提供了新的思路。

 

微信图片_20250612125958.jpg

贵州省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主任张毅

 

  王凯补充道,移植外科医生一直在努力通过技术创新将“废弃”肝脏转化为宝贵资源。例如,辅助性肝移植、多米诺肝移植以及交叉辅助式肝移植等技术,均是在最大限度上利用“不完美”肝脏,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儿童肝移植最关心的问题

 

  那么哪些情况下必须做肝移植?王凯指出,这涉及肝移植的主要适应症。儿童肝移植的主要适应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胆汁淤积性肝病,如胆道闭锁,这是我国儿童肝移植最常见的原因。

 

微信图片_20250612130123.jpg

王凯副院长团队在做肝移植手术

 

  其次是遗传代谢性肝病,例如阿拉基综合征、威尔森氏病和尿素循环障碍等,这类疾病种类繁多。

 

  然后是急性肝功能衰竭,虽然发生率较低,但病情危急,若不及时进行肝移植,可能迅速危及生命。

 

  接着是肝脏恶性肿瘤,包括肝细胞癌和肝母细胞瘤等。

 

  最后,肝炎类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新生儿肝炎)以及一些少见的疾病(如布加综合征、隐源性肝硬化等)也是肝移植的适应症。总的来说,当上述疾病导致肝脏功能无法维持生命时,肝移植成为必要的治疗手段。

 

  移植是不是唯一生路?

 

  王凯表示,肝移植是治疗儿童终末期肝病的有效且唯一手段,但并非患病初期就需要立即手术。对于胆汁淤积性肝病(如胆道闭锁),早期可采用葛西手术延缓病情发展。当胆红素升高到一定程度、生长发育停滞或出现顽固性胆管炎时,则需考虑肝移植。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需在短时间内找到供体进行手术。遗传代谢性疾病患者的手术时机需根据肝脏状况及神经系统损害程度具体判断,原则上应确保患儿术后拥有高质量生活。若神经损伤不可逆,建议尽早手术以提高生活质量。

 

  何时是移植最佳手术时机?

 

  张毅指出,抓住肝移植的最佳时机至关重要。对于晚期肝硬化患者,若肝功能失代偿且预计生存期仅一年左右,应尽早登记准备移植,避免因病情过重而错失机会。对于急性肝衰竭患者,内科治疗和人工肝支持若无效,需尽快考虑肝移植。在供肝短缺的情况下,可考虑亲属捐献,但需完成医学评估和伦理审查,这需要时间。因此,提前准备是关键,以免病情恶化时措手不及。肝脏作为不可完全替代的重要器官,及时决策直接影响手术成功率和患者预后。

 

  活体肝移植对供体安全吗?

 

  王凯强调,活体肝移植中,供体安全是首要考虑因素。为亲属捐献肝脏的人不应承担额外手术风险。因此,在手术评估、预案制定、手术操作过程以及术后长期护理和观察中,均以确保供体安全为核心。目前,我国活体肝移植中的供体尚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这得益于严谨的医疗流程和对供体健康的高度重视。

 

  张毅则表示,活体肝移植对供体相对安全,尤其在儿童患者中,常由父母提供左外叶或左半肝。术前会充分评估供体全身及肝脏状况,包括肝功能、传染病指标、血管和胆道形态等,并通过CT三维成像计算切除与剩余肝脏体积,确保剩余肝组织能满足供体自身需求。手术虽需全麻且存在切口感染、胆漏及肠粘连等风险,但健康成年人供肝的安全性较高。术后并发症一般可控,严重情况较少见,总体效果良好。保障供体安全始终是首要原则。

 

微信图片_20250612125800.jpg

张毅主任团队在做肝移植手术

 

  肝脏移植术后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

 

  那么术后生存率多高?是否有后遗症?王凯表示,儿童肝移植效果显著,我国数据显示,术后5年存活率约90%,10年存活率超80%。在术后第一年内,若无移植物丢失等重大情况,长期生存质量较好。

 

  关于生长发育,术前肝病患儿常有严重营养不良,但肝移植后,随着肝功能恢复、合成代谢正常,患儿在半年至两年内会进入快速增长期,增速甚至高于正常水平,最终身高、体重等生理性指标可追赶上普通儿童,称为“追赶生长”。

 

  术后孩子生长发育是否有影响?

 

  张毅表示,肝移植后大多恢复顺利,孩子可正常上学、运动,成人可正常工作。肝移植用药对免疫力影响较小,长期来看,男性生殖功能基本无影响;女性怀孕期间可能需严密监测,但总体影响不大。

 

  王凯补充道,儿童肝移植术后患者从生殖角度看,虽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但患者在青春期发育及成年后生育方面与正常人差异不大。不过,孕前及孕期需调整抗排斥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国际数据显示,女性器官移植受者胎儿早产率略高,但分娩等方面与普通人无明显区别。因此,儿童肝移植受者在达到婚育年龄时,可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考虑生育问题。

 

  术后护理的关键是什么?

 

  王凯指出,儿童肝移植患者术后应被视为普通孩子,以利于心理健康发展。青春期是关键阶段,可能因叛逆导致依从性下降,如不按时服药或复查,会引发肝功能异常,甚至移植肝出现问题,后果严重。患者须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并与医生保持沟通。如家有宠物,且宠物已接受完整的免疫疫苗可适当接触,否则不建议,以防感染风险。

 

微信图片_20250612130129.jpg

省医移植团队在为患者开展手术

 

  肝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在临床表现上缺乏特异性,通常最早通过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虽然肝功能异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但排斥反应是主要原因之一。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目前,确诊排斥反应的金标准是通过肝组织穿刺进行病理学检查。然而,在实际治疗中,由于条件限制或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医生常根据肝功能变化趋势和用药情况做出经验性判断,并提前给予治疗。对于难治性排斥反应,仍需依赖病理学检测明确诊断。

 

  肾移植:尿毒症患者的新生希望

 

  近年来,肾移植作为治疗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手段,为众多尿毒症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活希望。哪些患者适合做肾移植?

 

  张毅指出,肾移植主要适用于终末期慢性肾病患者,尤其是肌酐清除率小于15毫升/分钟的患者。这类患者通常因慢性病变导致不可逆的肾功能丧失,常见病因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多囊肾等。此外,一些代谢性和先天性疾病引起的严重肾功能衰竭也适合进行肾移植。

 

  对于这些患者而言,如果不进行肾移植,则需要长期依赖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维持生命。然而,透析虽能延长生命,却显著降低生活质量。相比之下,肾移植能够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包括工作、学习及日常活动。

 

  张毅表示,活体供肾和公民逝世后捐献肾移植各有优劣。从社会层面来看,公民逝世后捐献仍是主流趋势,但目前供体短缺问题全球普遍存在,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等待。而活体供肾的优势在于供者健康状况明确,配型成功率高,且感染风险较低。同时,亲属间供肾的免疫排斥反应较轻,术后恢复更快。不过,活体供肾对捐献者来说是一种“伤害”,因此仅作为补充手段,而非主流选择。

 

  肾移植术后恢复怎么样?

 

  张毅表示,肾移植手术本身时间较短,通常在2~3小时内完成。术后恢复因人而异,大多数患者在一周左右即可观察到明显改善,肌酐水平逐渐接近正常,两周后可出院。然而,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延迟功能恢复的情况,甚至需要数周至数月才能完全恢复。关于移植后的生存时间,数据显示,肾移植一年存活率超过90%,三年存活率接近90%,五年存活率则高于80%。尽管如此,仍有少数患者可能因严重排斥反应或其他并发症无法长期存活。

 

微信图片_20250612130118.jpg

王凯副院长在做肝移植手术

 

  如何识别排斥反应?

 

  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是患者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张毅解释,移植排斥反应分为超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种。超急性排斥由抗体介导,常发生在手术中或术后几小时内,主要通过调血型匹配程度或术前采取处理措施来预防,一旦发生难以治疗。急性排斥多在术后5~7天出现,由细胞介导,表现为尿量减少、肌酐升高,可能伴随发烧或不适,通过调整免疫抑制药物大多可控制。慢性排斥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是器官长期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

 

  肾移植患者可以结婚和生育吗?

 

  针对网友关心的婚育问题,张毅表示,男性肾移植患者在术后两年左右稳定后,基本不影响生育能力。女性患者则需更加谨慎,建议在肾功能稳定两三年以上,并在移植医生严密监测下调整药物方案(如停用抗增殖代谢类药物,改用他克莫司联合激素)。

 

  此外,怀孕期间还需特别注意避免腹部压力过大,以免压迫输尿管导致梗阻。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字 瞿浩然

  主持人 冷赛楠

  摄影摄像 周麟宇

  包装剪辑 陈亚兰 徐小迪

编辑 孙远铭

二审 肖慧

三审 覃淋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天眼:【天眼问医】专家解码肝肾移植全周期管理 器官捐献书写生命接力传奇
 就医须知 医院位置
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