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问医】女子临产家属拒绝打“无痛” 自己签字30分钟生完
贵州日报报刊社2025-06-28
面对分娩剧痛,是默默忍受还是勇敢选择减痛?近日,33岁孕妇陈女士在临产前因是否进行“无痛分娩”与家人产生分歧。尽管家人以“是药三分毒”“对孩子不好”为由强烈反对,陈女士仍坚持签字选择分娩镇痛,最终仅用30分钟顺利产下健康婴儿。这一案例引发人们对“无痛分娩”的广泛讨论。
近日,“天眼问医”栏目后台也陆续收到网友提问:“无痛分娩”是不是完全不痛?药物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吗?……为解答这些热点问题,记者特别采访了贵州省人民医院产科主任、贵州省产科质控中心主任曾晓玲,以及贵州省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方开云。
“无痛分娩”不等于完全不痛
现实中,很多人听到“无痛分娩”,第一反应是——是不是完全不痛?其实不然。
贵州省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方开云
“在医学专业领域,我们称之为'分娩镇痛'而非‘无痛分娩’。”方开云解释,“称‘无痛’会让产妇产生完全不会痛的期待,但实际上我们的目标是在确保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将疼痛从10分降到3-5分,而非追求完全无痛。”
不同人对疼痛的感受差异极大。方开云举例说,同一病房,有的产妇可能觉得几乎不痛,有的则仍然感到不适。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个体差异。
分娩镇痛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微乎其微
很多家属担心的“打麻药会影响孩子”,曾晓玲表示,分娩镇痛使用的是椎管内麻醉,药物剂量仅为剖宫产的1/5到1/10,且极少量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几乎不透过胎盘屏障。
贵州省人民医院产科主任、贵州省产科质控中心主任曾晓玲
换句话说,它对胎儿的影响微乎其微。
方开云补充道,分娩镇痛药物在全球范围内经过诸多实践验证,安全性达99.9%以上。“如果有影响,肯定就不会被广泛应用。”
而针对网友最关心的:“会否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两位专家均表示,目前无证据表明分娩镇痛会影响胎儿智力或健康。相反,通过减少因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和缺氧风险,分娩镇痛反而更有助于胎儿的安全出生。
持续剧痛可能是对母婴健康的一种伤害
“持续的疼痛应激反而对母婴健康不利。”曾晓玲指出,疼痛会激活交感神经,导致产妇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增加产后抑郁风险;对胎儿则可能引发胎盘血流不足,甚至宫内缺氧。而分娩镇痛能显著降低这些风险,为母婴提供一个更安全的生产环境。
女性产后腰痛不应归咎于“打了无痛”
不少女性产后出现腰痛,便归咎于“打了无痛”。曾晓玲明确表示该说法无科学依据。“产后腰痛多与孕期韧带松弛、腰椎负荷增加或哺乳姿势有关,与麻醉穿刺无因果关系。”方开云也指出,少数人可能会在术后几天有轻微不适,但这更多是体质问题,而非麻醉造成的长期影响。
分娩镇痛的禁忌症极少
曾晓玲表示,分娩镇痛的禁忌症极少,仅包括凝血功能障碍或穿刺部位感染等特殊情况下需谨慎。对于初产妇、产程较长或对疼痛特别敏感的孕妇,通过镇痛可以大大减轻疼痛的程度,促进产程。
现实中,家属常认为“忍痛是母亲的天职”“生孩子哪有不疼的”。对此,方开云表示:“疼痛虽是自然现象,但现代医学的进步为产妇提供了更人性化的选择。尊重产妇的疼痛管理权,是医疗文明的体现。”
陈女士的选择,不只是个人决定,更是对传统生育观念的一次挑战。
曾晓玲说:“让分娩被温柔以待,是医学进步的初心。”每一个母亲都值得一次温柔的生产体验。这不仅是医学的进步,更是文明的温度。愿每一声啼哭背后,都有一份温柔的迎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飞羽
编辑 刘思博
二审 李劼
三审 闵捷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