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精准贫困户家庭的就医之路
2020年3月19日下午18:00,经过6个小时的手术,48岁的黄宗伟被安全的推出了手术室,患者家属终于把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时间回到13天之前,黄宗伟在家突然出现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神志不清,被家属送到当地卫生院。因病情重加上当地医疗条件所限,建议转到纳雍县医院治疗。在纳雍县医院住院后抽搐情况仍然不间断发作,当地医生考虑到黄宗伟病情重,癫痫加上又有骨折脱位,建议患者往高一级别的医院治疗。但对于黄宗伟一家来说,从纳雍跑到省城贵阳来治病,是何等的困难。因为黄宗伟家庭情况特殊,黄宗伟本人小时候因脑膜炎留下智力低下的残疾,不能胜任很多工作,只能为别人打打小工,收入微薄。黄宗伟的妻子小时候因小儿麻痹留下双下肢残疾,不能工作。上初中的女儿患有先天性癫痫,长期在家需要照顾。一家三口只能靠黄宗伟一个人的微薄收入度日,生活艰苦。几年前,被划为精准贫困户的黄宗伟一家,现在面临着家庭的支柱突然病倒,并且还需要花很多费用去省城治疗,这对于一个风雨飘摇的家庭来说,等同于雪上加霜。
黄宗伟所在的小坝子村村委得知这个消息后,紧急召开村务会,根据“十三五”提出精准扶贫政策,不让一户贫困家庭掉队,不让一户贫困家庭因病致穷,因病返穷,当即决定村委会帮助这一家并送往省城贵州省骨科医院治疗。
黄宗伟被送到贵州省骨科医院后,癫痫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但是,在临近手术时,又一次癫痫大发作,发作后出现双侧肢体疼痛,不能活动。这一次大发作又导致了右侧肱骨头骨折脱位。专科医生经过讨论后,为了患者的安全考虑,决定让其转院至综合实力更强的贵州省人民医院急诊外科治疗。
3月6日,黄宗伟终于来到了贵州省人民医院,并安排在急诊外科住院。得知黄宗伟的事情后,急诊外科高度重视,患者诊断明确:双侧肱骨头骨折并后脱位;癫痫;智力障碍;右侧肩胛骨骨折;右侧锁骨骨折;舌体外伤;双肺感染。在控制黄宗伟的癫痫发作的情况下,积极术前准备。黄宗伟手术指针非常明确,但是围手术期伴随许多风险:比如癫痫发作、疫情期间用血困难、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术中麻醉风险等等,再加上患者为新农合病人,报销的流程需要患者先垫付医疗费,然后再在当地农合办报销。黄宗伟需要垫付手术的费用巨大,对于黄宗伟一家来说,等同于天文数字。面对着以上这些困难,黄宗伟的家属也是一筹莫展。为了不耽误患者的治疗,尤其是这么特殊的家庭,病人的倒下也意味着这个家庭的倒下。科室领导高度重视,在医保处的协调下,卢梅护士长积极联系新农合办、当地驻村干部和患者当地农合办,利用特事特办的原则,让患者在省城开通新农合直报的流程,让患者免除准备巨大治疗费用的困扰。科室主任张磊冰主任认为精准扶贫就应该扶这种有实际困难的病人,并在医务处的领导下,院内的MDT团队对黄宗伟这一病人进行全院会诊,保证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安全。参加全院会诊的有医务处梁丽科长、麻醉科方开云主任、神经内科主任柳太云、呼吸科许梅主任、输血科杨眉主任、康复科陶陶主任、心理科向慧主任等相关科室主任。会后,医务处梁丽科长:患者为精准贫困户,响应国家扶贫政策,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手术治疗,对于相关困难,医院全力配合解决。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患者于2020年3月19日,在张一主任主刀下,经过6个小时艰难的手术,患者黄宗伟终于安全度过了手术这一关,接下来是进行下一步的康复治疗。
患者的妻子患有小儿麻痹后遗症,只能蹲着行走
经过6个小时艰难的手术,患者黄宗伟终于安全度过了手术这一关
患者没放弃,患者家属没放弃,医务人员没放弃,驻村干部没放弃,国家没放弃,我们的患者黄宗伟才有了康复的这一天。我们也期待黄宗伟一家脱贫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急诊外科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