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呼吸科开展新技术 绿光光动力治疗气道内肿瘤
9月28日,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为一名肺鳞癌侵犯左右主支气管的病人行支气管镜下光动力治疗,且疗效满意,拓展了介入技术在气道内肿瘤的临床应用。
此前,50多岁的周文(化名)声音越来越嘶哑,且伴有咳嗽和呼吸困难,在家人的陪伴下,他来到了我院就诊。据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叶贤伟介绍,周文的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新生物侵犯并完全阻塞右主支气管,部分阻塞左主支气管,隆突受累。
随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决定先采用硬质支气管镜将气道内的肿瘤大部分予以清除,使周文双侧气道得以通畅,呼吸困难明显改善。在麻醉科的配合下,周文顺利完成了治疗,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光束是绿色的。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姚红梅主任、杜锡潮医生、任雪姣护士等在用绿光光动力、红光光动力对病人进行治疗
“光动力治疗是一种微创精准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起效快、毒副反应小,安全稳定可靠等特点,可显著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为破坏肿瘤细胞、又避免出现肿瘤退缩较大较深后出现支气管瘘,因为周文的治疗选用短波长光动力治疗。”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叶贤伟考虑周文气道内肿瘤继续沿管壁生长,以往的治疗方案是采取红光光动力治疗,红光穿透力强,损伤程度相对绿光而言较深。
周文的治疗为全国第二例绿光光动力治疗病例,周文治疗前夕,在叶贤伟的指导下,毕节市第二医院顺利完成了全国第一例绿光光动力治疗病例。
光动力治疗(PDT,Photodynamictherapy),是一种有氧分子参与的伴随生物效应的光敏化反应,其过程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使组织吸收的光敏剂受到激发,氧分子通过能量传递,产生自由基和单态氧等活性氧,产生细胞毒性作用,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受损,肿瘤组织凋亡,手术后2天到4天就可显示出明确疗效。采用红光(635nm)照射,穿透有效深度约5mm,而绿光波长为532nm,穿透有效深度约2mm。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