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医举办2024年人体器官捐献交流会暨《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条例》宣贯会

点击蓝字,关注贵州省人民医院

5月17日,记者从贵州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医”)获悉,日前,2024年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培训交流暨《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条例》宣贯会在省医观山湖院区举办。会议邀请了贵州省红十字会、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处、外省知名专家以及贵州省三家OPO代表及来自全省各地州市县代表等近100名嘉宾和医疗工作者参与。

贵州省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罗新华主持并讲话
记者了解到,此次会议紧扣人体器官捐献的工作经验及新修订的《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条例》的解读,内容丰富且实用。
期间,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屠振华就器官捐献的思考进行了深入探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范晓礼教授详细解读了《人体捐献器官获取收费和财务管理办法(试行)》及其实施细则,贵州省红十字会宣传服务部部长王雄对《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进行了全面解读。
省医医务处负责人在会上以“新院区、新平台、新起点”介绍了观山湖院区的运行情况,并重点分享了医院在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叶贤伟和急诊内科副主任吕霞分别就院际ECMO转运流程和ECPR与器官捐献进行了专业讲解。
会上,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刘炜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周威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郭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赵杰教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移植科主任谭州科、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移植科主任牛玉林及0P0负责人王治寰进行了相互讨论和经验分享。
据悉,新修订的《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在今年5月1日正式施行,是我国在器官捐献和移植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这项条例不仅彰显了国家对器官捐献事业的重视,更通过强化褒扬和引导,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大众参与的积极性。人体器官捐献事业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医学、伦理、法律等多个领域,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红十字会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通过这项事业,我们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为患者带来希望,同时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此次培训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参与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也为医院今后进一步推动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贵州省人民医院将以新修订的《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为契机,在省红十字会、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携手各级医疗机构和广大医务人员,共同为保护人民生命健康、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贡献力量。
延伸阅读:
贵州省人民医院自2017年底正式开展器官捐献工作以来,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近三年来,该院的百万人口捐献率(PMP)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在多个年份的捐献例数上位居全省第一。随着捐献案例的增多,该院的器官移植数量也显著提升,目前肝移植和肾移植的累计完成数均名列前茅。
该院肝胆三部(器官移植科)作为贵州省重点专科,医院重点学科,国家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普通外科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贵州省肝脏外科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人民医院外科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普通外科专科培训基地。
截至目前,完成肝移植累计304例,移植总数省内排名第一,西南区排名第二;完成肾移植累计350例,2022年完成例数省内居第一、西南地区居第二。率先开展贵州省内第一例劈裂式肝移植、儿童肝移植及肝后下腔静脉人工血管置换联合左半肝自体肝移植术。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贵州省人民医院医务处
一审:米庆华 王之玮
二审:秦艺兴 汪 丹
三审:徐 航 邱 焰

扫码关注我们
官方网站:贵州省人民医院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