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公众版医院新闻新闻快递详细

【我与省医的故事】潘艳:做暴风雨里的锚 也做精密的筛子

发布时间:2025-07-25 17:14 本文来源: 宣传部

贵州省人民医院历经贵州省立贵阳高级医事职业学校附属医院、贵州卫校附属医院、贵州省干部医院,直至1957年正式更名为贵州省人民医院。1947年创业初期,院内仅有病床20张,职工人数不到100人,时光飞逝,贵州省人民医院已迈步走过78载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发展壮大至“一院两区”,集医疗、教学、科研、干部保健、预防、康复、急救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医院。

省医的发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心,省卫生健康委的精心指导,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信任理解,这些都汇聚成一股强大力量,鼓舞激励着每一位“省医人”的激情与才干,惠民兴院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油然而生。迄今,每一位“省医人”,身怀仁义之心,乐干利患之事,恪守为民之道,善谋兴院之策。

值此医院网站院史馆建设工作之际,我院正面向院内、院外征集了“我与省医老故事”,目前已有一些“老朋友”向我们分享了他们与省医的故事,让我们翻开尘封的过往,回忆往昔岁月,感悟时空的褶皱里跃动着永不褪色的医者情怀吧!


潘艳:做暴风雨里的锚 也做精密的筛子

 

我是贵州省人民医院的门诊护士潘艳。晨光未散,医院分诊台的电脑已亮起蓝光,我轻轻抚平护士服的褶皱,消毒凝胶的清冽气息混着候诊区此起彼伏的咳嗽声漫开。这几年的门诊护理生涯,就像一本记满故事的工作笔记,每天面对不同的患者,这些经历慢慢沉淀下来,让我对护理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沉着冷静是我的第一课

 

记得自己初到门诊的那天,因为担心自己处理不好紧急情况,遇到情绪低落的患者或者病情异于以往病程的患者,又担心身边没有年长的同事,精神总是处于紧张状态,导致自己掌心的汗把交班本洇出深深浅浅的痕迹。护士长看出了我的忐忑,拍着我肩膀说:“门诊护士就像暴风雨里的锚,要让慌乱的人抓住依靠。”那一刻,我知道自己得学着沉着冷静面对发生的事情,渐渐明白了燕尾帽下沉甸甸的责任。

 

 

门诊护理独有的温度

 

分诊台前的每一分钟都在与时间赛跑。有人捂着胸口却坚称“只是胃痛”,有人攥着化验单手足无措,这时候我们像精密的筛子,在嘈杂的主诉里捕捉危险信号;有时我们又像耐心的翻译,把晦涩的医嘱转化成百姓听得懂的家常话,不时将“遵医嘱”说成“听医生讲嘞”;对个别拿着一堆单子的患者,我们就用笔把步骤写好,把顺序排好,把楼层标记清楚,把通向检查的最佳路线向患者指出,说出检查需要等待的时间,出报告的时间,我们都一一告知患者,尽量让患者方便快捷......这些琐碎的日常,处处皆是门诊护理独有的温度。

 

生命相托的温柔回响

 

去年冬天,那位总带着微笑的退休教师又来复查。她颤巍巍的拿出医保卡说:“丫头,我老人家又来了,又得麻烦你了。”候诊区的电子屏闪烁着日期,恍惚间想起第一次接诊她时,由于年纪比较大,面对信息化的操作流程很无措,她担心自己哪一步做错不能看诊。我手把手教会了老人家使用挂号系统,设身处地为她着想,自己还会跟着焦急。如今看着她定期来复查开药,逐渐熟悉了流程,自己能够独立地挂号看诊。又是那张面带笑容的脸庞,终于懂得,门诊护士的价值,是晨光里提前准备好的体温计,是暮色中反复核对的药单,是将慌乱揉碎成安心的轻声安抚......那些弯下腰、伸出手的瞬间,早已把“守护”写进了永不褪色的职业坚守里。

暮色中的门诊大楼亮起暖黄的灯光,我整理着当日的护理记录,分诊叫号系统仍在循环播放:“请下一位患者就诊”。这里见证着无数生命的治愈康复,而我们始终是站在浪尖的摆渡人,用初心为每一次相遇点亮明灯。

如您有省医建院以来(1947年至今),与省医有关的或是在省医发生的故事,包括但不限于您提供的老物件背后的故事、医患间感人故事、医务人员工作中的难忘回忆、您在医院发展过程中的难忘记忆等(字数不限,建议800-3000字,可附上相关照片、视频、信稿等内容)。可发送至邮箱xcb20250324[at]163[dot]com,邮件中注明“我与省医的故事+身份(职工/退休人员/患者/家属/社会人士)”。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我与省医的故事】潘艳:做暴风雨里的锚 也做精密的筛子
 就医须知 医院位置
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